/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Gitea是一個Git托管服務,Gitea的首要目標是創建一個極易安裝,運行非常快速,安裝和使用體驗良好的自建 Git 服務。我們采用Go作為後端語言,這使我們隻要生成一個可執行程序即可,並且他還支持跨平台,支持Linux, macOS 和 Windows 以及各種架構,除了x86,amd64,還包括ARM和PowerPC。
最低的係統硬件要求為一個廉價的樹莓派
如果用於團隊項目,建議使用 2 核 CPU 及 1GB 內存
支持活動時間線
支持 SSH 以及 HTTP/HTTPS 協議
支持 SMTP、LDAP 和反向代理的用戶認證
支持反向代理子路徑
支持用戶、組織和倉庫管理ϵͳ
支持添加和刪除倉庫協作者
支持倉庫和組織級別 Web 鉤子(包括 Sl ack 集成)
支持倉庫 Git 鉤子和部署密鑰
支持倉庫工單(Issue)、合並請求(Pull Request)以及 Wiki
支持遷移和鏡像倉庫以及它的 Wiki
支持在線編輯倉庫文件和 Wiki
支持自定義源的 Gravatar 和 Federated Avatar
支持郵件服務
支持後台管理麵板
支持 MySQL、PostgreSQL、SQLite3, MSSQL 和 TiDB(實驗性支持) 數據庫
支持多語言本地化(21 種語言)
1、安裝MySQL/Mariadb數據庫 安裝完成後,安裝MySQL,至少5.5.3版本。
2、安裝Git
#Debian和Ubuntu係統apt-get -y install git
#CentOS係統yum -y install git
3、安裝Gitea
wget -O gitea https://dl.gitea.io/gitea/1.4.0/gitea-1.4.0-linux-amd64 chmod +x gitea ./gitea web接下來打開http://ip:3000即可。
4、域名訪問 如果想用域名訪問,可以用Nginx反代。反代配置為:
#在配置文件裏添加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3000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5、使用服務來啟動 新建一個rclone.service文件
vi /usr/lib/systemd/system/gitea.service寫入:
[Unit] Description=gitea [Service] User=root ExecStart=/usr/local/gitea/gitea web #改成自己gitea文件所在的路徑Restart=on-abort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重載daemon,讓新的服務文件生效:
systemctl daemon-reload現在就可以用systemctl來啟動gitea了:
systemctl start gitea設置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gitea停止、查看狀態可以用:
systemctl stop gitea systemctl status gitea
BUGFIXES
刪除版本庫時,在緩存中取消用戶版本庫計數 (#11954) (#12188)
Gitea提交API再次返回提交摘要,而不是完整的消息 (#12186) (#12187)
當創建一個非主分支的repo時,正確地設置HEAD (#12135) (#12182)
確保子鍵得到驗證(#12155) (#12168)
修正上次提交時因鍵值太長而無法緩存的問題 (#12151) (#12161)
多個小的管理儀表板修複 (#12153) (#12156)
刪除虛假記錄(#12139) (#12148)
當默認分支不是主分支時,修正版本庫設置說明 (#12122) (#12147)
將EventSource移至SharedWorker (#12095) (#12130)
修正wiki提交頁麵的界麵錯誤 (#12089) (#12125)
修正gitgraph分支在合並後繼續存在的問題 (#12044) (#12105)
當使用訪問令牌或無密碼的用戶名從Gitlab遷移時,設置基本網址 (#11852) (#12104)
確保BlameReaders在請求結束時關閉(#12102) (#12103)
修複評論webhook panic backport (#12058)
改進措施
禁用 dropzone 的超時 (#12024) (#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