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出來已經第八個年頭了,前兩天翻自己在學校讀書時做畢業設計的照片。回想那個時候,已經開始用電腦做效果圖了,不過當時玩電腦隻想著怎麼打遊戲,沒有想要學什麼軟件,到畢業設計的時候,老師說畫效果圖用電腦畫可以加分,那個時候才拚命開始學起了3DS 4,具體是什麼樣的,反正現在是想不起來了。不過那為了那一張可以加分的效果圖,請別人吃了好幾頓飯,而且折騰了好幾個星期。總之一句話,那次做效果圖太艱辛了,而且效果很醜(當時自我感覺還不錯)。
今天就算寫一個拋轉引玉的教程,目的是為了紀念那段青澀的日子,再就是為了幫助學弟學妹們快速的掌握Illustrator創建三維效果圖的方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對3D類的軟件掌握得很好,咱們用Illustrator也可以創建不錯的效果圖。
通常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學校都要求自己設計一套茶咖具(不知道現在學校的教育有沒有改革),在這裏我隻對其中一個盤子的製作進行講解,不管大家學不學陶瓷,我都希望我的教程能給大家帶來或多或少的幫助。
首先要畫出盤子的剖麵圖。
下圖可以點擊放大,這個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詳細介紹一下盤子的剖麵結構細節,如果專業人士這一步就不用看了。已經有不少年沒有畫過這個東西的剖麵圖了,可能有些不標準,對非專業的人士還算有一點幫助吧。
寫到這一個步驟,已經將盤子的形狀都設計完成,
把描邊色給去掉,然後再把填色改為K:20
接下來我們再繪製青花的圖案,將圖案的填色改為R:16、G:45、B:31
選中圖案,執行“對象>路徑>偏移路徑”,在“偏移路徑”的對話框中,設定一個正的數值,將路徑的邊緣擴大一些,在將得到的形狀在透明度調板中,將不透明度改為35%
在畫幾個填色為R:127 、G:40 、B:31的圓,放置在最這個圖形的下方
全選後,按Ctrl+G將圖形進行編組,再按住Shift+Alt鍵,使用選擇工具進行水平移動複製
將得到的圖形,使用旋轉工具按住Shift鍵,旋轉180°
全選後,按住Shift+Alt鍵再次水平複製多個副本,也可以在複製了第一組後,使用Ctrl+D鍵重複變換,這次定義有多少個圖案,將來盤子上也會有多少個圖案,如果做的是特殊的二方連續,就要特別注意圖案的數量了,這將關係到後來貼到盤子裏麵圖案的銜接。
單擊“貼圖”按鈕,在彈出對話框中設置如下圖所示
設置完成後,單擊兩次“確定”按鈕,就可以得到下圖的效果圖了
以下是我做了一些3D效果的應用
其中梨的柄是也是用3D效果做的,然後再做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