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P轉到M時的初始設定是A的位置(1/125 + f/16),但是亮度為EV14,顯然不合適,欠曝光了,那麼:
1、按下IF按鈕,曝光組合就會跑到程序線上C的位置了(1.250 + f/8),這個是合適的曝光組合;
2、圖中的1、2、3都是在EV14上的偏移值。隻要按住ML(曝光鎖定)按鈕,轉動前/後轉輪,曝光組合都會按照EV14的線來偏移,顯然這條線上的任何組合都是合適的曝光組合。
這裏麵有兩個玄機:
1、IF按鈕的作用,這在樓下說了,這個按鈕是Z-1/Z-1P的靈魂,不管你設置的M組合是什麼樣的,如果不放心,一按它,曝光組合肯定跑到P曲線上,這就不會造成曝光失敗,也許景深不夠,也許速度不夠不能凝固動作,但是有毛不算禿!
2、ML曝光鎖定按鈕,許多機器在M模式下這個按鈕是不起作用的,也就是說,光圈和快門還是得靠兩個轉輪來控製。比如選定的曝光組合是1/250+f/5.6,那麼具有同樣曝光量的組合是1/125+f/8或者1/500+f/4,如果靠前後轉輪分開來調整,顯然很麻煩。但是在Z-1/Z-1P上,按住ML,轉動任何一個轉輪,都可以得到這些組合。
[page]
超手動偏移
前麵說到,(P模式+程序偏移+曝光補償)就可以代替其他的曝光模式。事實是否如此?好象是這麼回事。但答案是:Wrong!
大夥有興趣的話,拿起自己的照相機,裝上鏡頭,曝光模式設置成P,然後對某個地方測光,然後做程序偏移,此時假定考慮景深,由於P模式給出的曝光組合是1/125+f/4,這個f/4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偏移到1/30+f/8,這個f/8是咱們需要的光圈。
此時,假設畫麵的亮度突然變化,比如亮了起來,那麼再半按一下快門釋放按鈕再測光,此時的曝光組合肯定變化,如何變化呢?許多機器又是重新按照原來的程序線來走,偏移後的光圈和快門速度都變化了。也就是說,咱們原來選擇的f/8也會變化,顯然這樣的P+程序偏移不能滿足光圈優先的要求,也就是說:這樣的組合不能夠完全代替其他的優先曝光模式!
還是Pentax聰明!在Z-1上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先看看Z-1相關的控製轉輪和按鈕,下圖是轉輪的位置:前麵用食指控製的轉輪是管TV的,就是管快門速度的;後麵用拇指控製的轉輪是管AV,也就是光圈的:
在機背後麵由拇指控製的按鈕是IF(Interactive Function),這可是Pentax的很好的發明,也可以說是Z-1/Z-1P的靈魂之一!
現在知道了這些轉輪和按鈕的位置,就看下麵的圖:
先看Fig.1:
當亮度為EV13時:曝光組合為1/250s+f.5,6;
為了保證景深:轉動後麵的轉輪,偏移到1/60s+f/11的組合;
當亮度變化到EV15時:Z-1/Z-1P會保持f/11不變,快門速度會上升到1/250s,以保證合適的曝光;顯然:這是光圈優先的特征;
如果覺得這樣不好玩,還是讓照相機自己決定:好,按一下IF按鈕,它就會乖乖地回到了原來的程序線上!
Fig.1是代替光圈優先的,那麼對應與快門優先的就是靠轉動前麵的轉輪了,其原理圖對應於Fig.2,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分析了。
隻有到了此時,咱們才能說:(P模式+程序偏移+曝光補償)能夠代替其他的曝光模式!
這樣的偏移方式在Minolta後來的PA/PS上都得到了體現,其實PA/PS在Minolta 7xi上就出現了,而7xi恰恰比Z-1早了幾個月。現在拿Z-1來說話,主要是它給出了上麵詳細的圖!
但是Minolta缺乏的是那個IF按鈕,也許有人說可以用複位P按鈕來代替(這個在Minolta的SLR中是常見的),但是用過M AF SLR的人都知道,那個P按鈕肯定不如PENTAX的IF按鈕方便!
P模式也就是這樣了,現在到了脫離開P的時候了。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或者印象:隻有用M模式來曝光才能更好地表現拍攝者的意願。這個感覺是否正確,見仁見智了,咱們懶得管它!
蘋果6s手動升級內存注意事項 iPhone6s可以手動升級內存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