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在論壇上看到網友都在問這樣一個類似的問題:用USB口輸出影像和用IEEE1394輸出有區別嗎?USB口輸出的影像畫質好嗎?USB數據線能把DV轉錄到電腦嗎?
關於數碼攝像機傳輸影像的方式對於新手來說確實是一個很鬱悶的事情,因為USB是大家比較常見和方便的傳輸方式,而IEEE1394傳輸則需要購買IEEE1394卡來實現,而且采集相對於USB比較煩瑣。新手來說都比較偏向於用USB來采集,但是經過一番試驗後卻發現畫質較差,孰不知是機器問題,還是傳輸線的問題……針對傳輸線這一疑問,我們今天來簡單談談USB與IEEE1394傳輸。
在幾年前,當數碼攝像機具備數碼相機的功能時,USB接口就開始出現在數碼攝像機上,並扮演著傳輸靜態照片到電腦上的功能。而動態影像的傳輸還是交由DV端子或稱為i-Link、IEEE1394...等來承擔任務。後來由於DV的功能不斷的增加,USB也兼顧了更多的功能,除了原來的相片輸出入外,也可以當作網路攝影機(WEB CAM)來使用,還有可以搭配附贈的軟件將動態影像直接獲取成VCD(Mpeg 1),然後直接燒錄成VCD光碟,可以說是功能相當豐富。
也許誤解或受到廣告和商家的誤導,讓許多用戶都以為DV隻要由USB就可以輸出動態影像,不需要由DV端子(i-Link、IEEE1394)做動態影像的傳輸,如此可以省下購買IEEE1394卡及電腦安裝上的麻煩。
先來理清一下動態影像品質的觀念,或許對於日後在影像的應用上有所幫助,如此才不至於白白糟蹋了數碼攝像機的優點與長處。
數碼攝像機所拍攝下來的數碼影像具有720X480的畫麵尺寸,近500條電視掃描線的解析度,並且采用低壓縮率的影像保存,因此具有較高畫質的保存性與價值,不過資料量大,1小時有將近13GB的大小,但可以透過高效率的剪輯及轉換格式(DVD、VCD、VHS)與人分享影片。
反觀VCD隻有352*240的畫麵尺寸,約200多條電視掃描線的解析度,而且是采用高破壞性壓縮率的影像保存,整體的影像品質與DV相差約2倍以上,所以為什麼有用戶用USB透過軟件將動態影像直接截取成VCD時會大失所望。
那為什麼電影VCD畫質這麼好,同樣VCD怎麼差那麼多?簡單的講電影VCD從拍攝的設備到製作的過程非一般消費者所能負擔,雖然同樣是VCD品質因為製作的方式不同還是會有差別的。就像是用USB透過軟件將動態影像直接截取成VCD,靠軟體做即時轉檔是無法兼顧到品質的,所以想要得到較佳的VCD或DVD影片,還是要回歸傳統IEEE1394的懷抱。
使用IEEE1394一般較普遍的做法就是先將DV動態影像先透過DV端子(i-Link、IEEE1394)傳輸到電腦中,這還需要一套如(繪聲繪影、POWER SUITE...等)剪輯軟件,或是Windows XP 內建的Movie Maker才能將影像截取到電腦,然後經過這些軟體的編輯後轉換成VCD或DVD影片,如此的過程可以確保較佳的影像品質。
使用IEEE1394雖然對於新手來說感覺有點複雜,但是為了追求好的影像品質發揮你花幾千大元DV的作用,花點時間去嚐試也是值得的,相信你慢慢會在這嚐試的過程中找到樂趣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