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師是如何拍風光的?經薑平老師審閱許可,我們從他《塞罕壩》一書中精選了一些章節,所言都是風光攝影的真諦……
怎樣理解風光攝影構圖
在我們的周圍美的視覺要素到處都有,占我們日常生活的比重很大,以致我們大多數人對它熟視無睹。在風光攝影中,無論是平淡無奇還是雄偉壯麗,它都包含著無限量的視覺美點。有時候它隻存在片刻,稍縱即逝,有時候它藏在極普通的外表下,貌不驚人,難以辨認。事實上,這隱藏著的視覺美點才是真正神奇有趣的東西。
從自然景觀中發現具有美感的線條、色調、形狀和質感,把它們納入取景器中,以攝影家完全自我的方式加以處理,隨後製成照片,讓觀眾對這些視覺美點也能一目了然,這就是構圖的全部內容。
構圖是一個思維過程,它從自然存在的混亂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構圖是一個組織過程,它把大量散亂的構圖要素組成一個可以理解的整體;構圖是對這些要素的反應過程,也是想方設法組織這些要素的過程,目的是讓這些要素向人們傳達攝影家已經體會到的興奮、崇敬、畏懼、驚異和同情。構圖所表現出來的氣氛有時是平靜的,有時是有力的或堅定的,有時也可以是活躍的。自然界本身會向攝影家展示出所要表達的情緒。
通過構圖,攝影家澄清了他要表達的信息,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向他發現的那些最重要的最有趣的要素。
有人把繪畫的構圖和攝影的構圖相比較,得出攝影的構圖是減法的結論,是對大千世界自然景物的提煉。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無論是加法還是減法,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通過構圖再現自然給我們的感受,並用相機將這種感受傳達給觀賞者。
在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取景器中,將自然景物合理地分布其間,這就是風光攝影的空間劃分。自然的空間安排,其內容不外乎大地景物和天空之間、地麵上的景物與景物之間的比例關係。比如,在畫麵布局上是天多地少,還是天少地多,應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主觀來決定。一般性的空間劃分規律是哪部分精彩,哪部分所占麵積就應大些。但有一點值得注意,風光攝影的主體是大地上的自然景觀,天空更多的時候是作為一種陪襯,因此當天空部分沒有我們需要的創作要素時,就應將其從構圖中徹底剪掉;如果天空作為畫麵主體,我們也應該在畫麵上保留部分大地的景物。沒有大地的襯托,天空的表現力會大打折扣。
拍攝地麵為主的風景時,也要考慮景物與景物之間的空間距離感。利用鏡頭的焦距、空氣透視關係和放射性線條,最大限度地在畫麵中展現自然景觀的立體空間效果,讓觀賞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光攝影主體的位置
風光攝影創作無論表現什麼內容,什麼對象,都有主次之分。 主體是畫麵的重點,是主題思想的主要表現者。主體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三個或若幹個。主體景物的地位在畫麵中也應優於其他景物,處於明顯的地位。但並非是主體都必須安排在畫麵中央,那樣反而呆板,也不符合美學要求。關於主體在畫麵中擺放的位置,人們常用的方法是把畫麵劃成一個“井”字,把主體擺在井字任何一個十字交叉點上。這種處理主體的方法是值得參考的。具體擺放位置,我們也要因景而異,因情而異,既要注意美學規律,也要敢於突破創新。
陪體是指確定了主體之後的其他景物。 陪體在畫麵中屬第二位的,但對畫麵中突出主體的作用極為重要。它主要起襯托主體、協助主體完成表達作者情感的任務;此外,還要在可能的情況下,裝飾美化畫麵,統一色調,表現氣氛和表現深度空間,掩蓋某些不足。因而,陪體的選擇不應和主體同一顏色、同一影調、同一形狀,而應有所區別。主體和陪體的關係,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page]
景物在感光材料上結成比較清晰的影像,這個結像清晰的景物範圍的縱長深度,叫景深。也就是說,我們拍攝一張風景照片時,從最近清晰的景物到最遠清晰的景物之間的距離,就是景深的範圍。 大多數風光攝影要求景深範圍越大越好,如果有可能最好讓畫麵中的每一部分都清晰。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麵: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長短,拍攝的距離。 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長。 拍攝的距離越近,景深越短;拍攝的距離越遠,景深越長。 綜上所述,在拍攝自然風光時,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得全景深,即照片的最大清晰度範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短焦距的鏡頭(廣角鏡頭),采用小光圈(F11、F16、F22),拍攝較遠距離的景物(大約兩米以外)。以上三種方法同時使用,可確保照片的最大清晰範圍。
空氣透視是指遠處物體細節模糊不清的一種現象。攝影者與景物之間的距離越大,該景物的光線需要穿透的空氣層就越厚,遠處的景物好象是沉浸在一片蒙蒙霧氣之中,空氣透視會讓遠處的景物變得模糊不清。但正是這種近處清晰遠處模糊的視覺現象,給我們的照片提供了深度空間感,攝影家也正是利用了這種視覺現象,拍出了具有立體空間效果的風景圖片。
在自然界中,除了拍攝距離的遠近影響空氣透視效果外,天氣的變化在一定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晴朗有風的天氣下,空氣透視度好,拍出的風景清晰度就高;有霧的天氣空氣透視度差,拍出的風景空間清晰度有限。因此,掌握了空氣透視度與拍攝的基本關係後,我們可以在任何天氣情況下自由選擇拍攝場景,即空氣透視度好時,可以拍攝大場景及遠景的照片;空氣透視度差時,則拍些小景和近景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