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 光圈與景深
首先我們來談「光圈」,光圈的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裏麵可以活動的葉片,藉由控製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製光線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一般在拍照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都是藉由調整「光圈」與「快門」的大小組合,來完成一張相片的曝光。「快門」我們留到下一堂課中來研究,在這裏老師要請大家有空時背一下下麵的光圈數值: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上麵的光圈數值,是我們一般相機鏡頭上常用的光圈值,其中號碼越小的光圈( 例如f1.4)它的進光量會越大,相對的光圈號碼越大(例如說f22)的進光量反而小。所以一般我們在說大光圈時,就是指號數越小的光圈值,這點初學者時常會搞混。
在每一組鄰近光圈值之間,都有「一格」(或稱為「一級」)的光量差異。例如f1.4 與f2兩個光圈差了一格,f5.6與f8兩組光圈間也是差了一格。每一格光圈的進光量都是以倍數成長,例如f4的進光量是f5.6的一倍,f2.8又是f4的一倍,這樣倒算回去,f2.8的進光量就是f5.6的四倍了。其實不會算這個沒有關係,目前你隻要知道光圈每一格之間光量的差距是一倍就可以了,另外就是把上麵幾個光圈值花點時間記下來。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談「景深」,景深所指的是當我們對焦完成之後,在底片上呈現完全清楚(也就是說不會模模糊糊的樣子)的距離範圍。景深的大小與鏡頭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攝影的距離有密切的互動關係。通常鏡頭焦距越長(例如說是長鏡頭)、光圈越大、攝影距離越近,景深就會越淺;而鏡頭焦距越短(例如廣角鏡頭)、光圈越小、攝影距離越遠,景深也就會跟著變深。
每一支焦聚、光圈大小不同的鏡頭,它的景深變化都會不一樣。在大部分手動的鏡頭上常會刻有景深表供使用者來判斷,而自動對焦的鏡頭則大多是使用了簡化的景深表。在我們的初級課程中並不教大家如何看景深表,一來是學起來乏味,二來是一般拍照的人真的很少在查這個功能。
由於景深對於一張照片的影響非常重要,所以在這個課程中要大家自己體驗一下在使用不一樣的光圈和鏡頭時,會有怎樣的景深變化。在熟悉自己常用鏡頭在景深上變化的表現後,以後拍照才能更得心應手。
首先需要一位模特兒來跟自己配合一下(找自己的親朋好友就行啦,美醜別挑剔,我們現在作的是光圈景深練習課程,不是在拍寫真),然後找個背景較具變化的場地(例如在公園),將相機接上快門線架在三角架上。因為待會我們在使用小光圈拍攝時,快門的速度可能會拉的很慢,如果沒有使用三角架拍攝,可能會得到晃動的畫麵。
接下來準備好一張紙筆來做紀錄用。首先裝上你常用的鏡頭,檢查一下鏡頭光圈值從最大到最小的範圍,然後將它記錄起來。以我們這次的鏡頭為例,從最大光圈f2.8開始、然後是f4、f5.6、f8、f11、f16。
請模特兒就定位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拍照了,使用自動相機的人可以把相機切換到「光圈先決」模式。一開始我們從最大光圈開始拍起,然後依序調整光圈,一直拍到最小的光圈為止,一邊拍別忘了一邊要記下你拍攝時使用的光圈值。使用自動相機的人因為可以交給相機來測光,所以隻要依序變動光圈就可以了。使用手動相機(像是FM2)的人就要自己變化合適的快門值來配合每一段光圈,反正就是先設定好光圈,再尋找可以曝光OK的快門就對了。至於不知道如何使用「光圈先決」、或是不會作正確曝光的人,請翻閱自己相機的使用說明書,裏麵都會教你怎麼作的。
第2課 快門與移動軌跡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講的是快門,快門是一組做在相機機身內的一個裝置(有些中、大型相機的快門是做在鏡頭上),用來控製每一張拍攝底片的感光時間。首先我們來看看一般相機上麵快門的組合: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上麵每一組數字的單位都是秒,譬如 1 是一秒、 1/15 代表的就是15分之一秒、1/125 代表的就是125分之一秒,這個意思就是說每一次我們照相時,讓底片曝光的時間。跟光圈一樣,上麵每一個相鄰的快門值之間都有「一格」(或說是「一級」)的差異。例如 1/8 跟 1/15 兩個快門相差了「一格」、 1/125 與 1/250 也有「一格」的差距。
眼尖的同學們可能會注意到上麵的每一段快門時間,都是以倍數的方式在增減,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的時間都是次一段快門的兩倍。越大值的快門進光時間越長,相對的讓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會越多,快門跟上一課談的的光圈組合搭配起來,就是每一次我們拍攝底片曝光組合。
一般單眼相機上麵的快門組合還有一種稱為「B快門」(就是在快門轉盤上標示B的快門),它是藉由快門按下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每一次曝光的時間,所以沒有一定的秒數。「B快門」我們留到以後的課程再來詳談,至於上麵的快門組合同學們倒不一定要強迫自己把它背下來,不過倒是要記得每一段快門的差距都是一倍這樣的觀念。
上一課我們提到利用光圈來控製被攝物體的「景深」,這一課老師要教大家利用快門來控製被攝物體的「移動軌跡」。同樣的要請同學準備好你的相機、三角架和快門線,我們接下來要開始進入實際拍攝的動作了。
[page]
第3課 手持拍攝的穩定度
同學們大家好,老師在偷懶了一個星期之後,終於鞭策自己開始努力,所以今天要來聊聊關於手持拍攝的穩定度。
在之前的作業,為了求穩定度,老師都有要求同學們使用三腳架來拍攝。不過並不是在任何情況都適合三腳架,事實上有許多的拍攝行為都是使用手持拍攝來完成,這時候,手持拍攝的穩定度就是一個在拍攝前要注意的問題。
一張照片的清晰與否,常常是被人用來檢討拍攝成果的重要參考點,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張「成功」的照片,都必須要有清楚的(也就是不可以模糊不清的)畫麵。所以要如何然自己可以拍出一張「清楚」的照片,是初學者們要注意的一個課題。
手持拍攝的穩定度,主要取決於拍攝時所使用的快門速度、和你的鏡頭焦距長短當然采用良好的拍攝習慣和姿勢也是非常的重要。過幾天,老師會另外寫一篇關於拍攝習慣和姿勢的建議事項給同學,現在我們先來看看今天的課題:穩定度。
我們可以在甚麼樣的底限下拍出穩定而清晰的照片呢?一般來說,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作為同學們拍攝時的參考值,那就是:
快門 = 1 / 鏡頭焦距
這個意思,就是將你所使用拍攝的鏡頭焦距當成是分母,就成了安全(也就是可以拍出清晰照片)的快門時間。舉個例子吧,如果我們使用 50mm 的標準鏡來拍攝,那麼隻要快門不要低於 1/50 秒(不過好象沒這個快門,那就看成是 1/60 秒吧),我們就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使用的是到200mm的長鏡頭,那麼快門時間就不可以低於 1/200 秒(也沒這個快門,那 1/250 秒吧)。
這樣子我們可以發現,焦距越長的的鏡頭,我們所能用的快門時間就會越短,而手持廣角鏡頭來拍攝卻可以用到 1/30 秒這麼長時間的快門。不過上麵的數值隻能當成是個參考,一般來說每個人可以掌握的拍攝穩定度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可以用很慢的速度卻拍出很清晰的照片,有的人就算拿著廣角鏡頭用了短時間的快門,卻還是拍出了晃動模糊的照片(別不相信,老師就看過拿廣角鏡,用 1/60 秒拍還會拍不清楚的人)。
老師沒辦法告訴你的快門速度可以掌握到哪裏,這堂課我們也不需要作測試照片,因為今天你可以用 1/30 秒拍出很清晰的照片,可是搞不好明天因為體力不好,連用 1/125 秒都拍不穩。你隻要注意到自己使用鏡頭焦距、和快門速度不要搭配的太離譜就可以了,事實上同學們也可以多嚐試看看自己大概的穩定度到哪裏。像老師的老師就號稱在年輕時可以拿大炮(就是很大隻很大隻那種的長鏡頭)用手持拍攝拍出清晰的照片,不過現在卻因為撐大炮撐久了,手腕常常會犯風濕....。
一般我們在拍人像照片時,為了能有機動性多采用手持拍攝,所以喜歡拍人像的同學們就多練習一下自己的手臂,讓它壯壯穩穩的。至於報名了風景組的同學還是用三腳架來拍,再怎麼壯的手臂也不會有三腳架穩,為了美美的風景,出門還是多扛一隻腳架吧。
[page]
第4課 良好的拍攝姿勢
要拍攝一張清晰的照片,使用三角架是最好的選擇了,不過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在許多的場合及狀況下,使用手持拍攝的機率還是最高的,所以,拍攝者如何掌握良好的拍攝姿勢,便是拍好照片一個重要的課題。有趣的是即使是一個拍攝多年的老鳥,他的拍攝姿勢卻未必是最穩當的,雖然他可能是一個可以拍出好照片的高手,但是卻似乎不怎麼注意應該可以使用更好的姿勢。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提幾個拍攝時的良好姿勢,同學們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一定需要依照這些動作來拍照,畢竟每一個人的拍攝習慣都不太相同,但是這些動作的的確確可以幫助我們更穩定的來拍照,所以同學們可以自己選擇就手的方式來試試看。
圖一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般的標準姿勢,站著拍照是大家最常遇到的情況,從圖一的示範中,在拍照時我們使用左手來支撐機身和鏡頭的重量,而右手則負責穩定機身和按下快門的動作。盡量避免使用右手來分擔相機的重量,這樣在按快門時,比較可以減少無所謂的晃動。
雙手及雙肩自然的下垂,不要拱肩或是聳肩,雙腿微張,讓重心可以很平穩的分配到兩隻腳上,前後弓的腳步也很適合機動性的拍攝,隻要不要把雙腿並的緊緊的,像是立正一樣就行了。
圖二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圖二,雙肩雙臂自然下垂後,讓自己保持一個比較輕鬆的姿勢來拍照,另外最好養成將兩隻上臂往身體靠攏的習慣,因為如果習慣性的將雙臂張開,那麼我們就沒辦法靠腋下的身體來分擔像機的重量,這時負擔會全部移動到肩膀跟手臂的關節上。這樣拍沒多久酸痛一定容易產生,自然不容易拍出穩定的照片。
圖三
圖三是跪姿拍攝的參考照片,跪姿拍攝上半身的姿勢跟立姿所掌握的要點一樣,下半身則使用雙腿張開右膝著地、左膝抬起的高跪姿。抬起左膝的原因是可以利用膝蓋來支撐負責機身的左手,此時左手便像個單腳架一樣,可以用來輔助穩定。右腳右膝著地,將臀部坐在腳跟上,讓身體成為一個很安定的環境,這樣的拍照姿勢對提高我們拍照的穩定度有很大的幫助。
圖四
對了,我們還要注意一下相機的背帶。對很多同學來說,背帶可能隻有掛在肩膀或是脖子上的作用而已。其實背帶是一個很好利用的工具,左手在握住機身前,像圖四一樣的將帶子在手臂上纏個兩圈,再用力扯緊,這樣可以幫助讓你的相機和左手合為一體,減少因支撐所產生的晃動,這種觀念有服過兵役打過靶的同學就應該知道了。另外它也可以保護相機,即使因為碰撞,也不會從你的手中摔落。
最後在拍攝按快門的時機,有些同學可能有聽過要配合停止呼吸的說法,這點老師的倒是覺得不必太去強求,不如把心思放在你要拍攝的對象,感覺要按快門的時機,時機一到,按下快門就對了。如果你可以憋著呼吸拍照倒是不妨試試,不過老師的肺活量小,這種作法對我來說隻是會造成反效果而已。
前麵這幾堂課,老師已經把說了不少拍照的基本準備工作,不知道同學們學的如何呢?下一堂開始,就要開始愉快的正式去拍照去啦,接下來要講的是構圖,我們要開始準備作功課咯。
[page]
第5課 基本構圖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的課程要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基本的構圖。在上課之前,老師要跟同學先建立一個觀念,所謂的構圖,並沒有「絕對」的鐵律,我們其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作。而今天老師教大家幾種構圖的方式,是一般在拍照時的基本方法,同學們可以跟著試試看,然後再把它延伸出來,尋找自己最喜歡構圖選擇。
圖一
1.攝影構圖是一種「減法」的工作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在攝影的構圖思考來說,其實是一種「減法」的工作,我們在拍照時,用相機的景觀窗匡住要拍攝的畫麵之後,接下來就必須要濾掉不要的畫麵。藉由前進後退、變換鏡頭的焦距,然後來把主題框在畫麵裏。
一般人在拍照時比較容易犯的問題,就是將太多的「雜物」放在畫麵裏,而減淡畫麵主題的重要性。尤其在使用廣角鏡頭拍照時,因為寬廣的視角容易收錄進來太多與主題無關的東西,這種錯誤便特別容易發生。有時因為拍照者過於貪心,一次想要擷取太多主題在畫麵,反而讓整張照片失去了重心。
圖一的範例中使用了35mm的鏡頭,透過靠近主題(小女孩和帽子)的方式來拍照,運用「減法」的觀念來刪除主題之外不需要的雜物,讓整個畫麵的主題可以更凸顯出來。
圖2
2.拍出主題的完整的個整體是最穩當的方式
運用「減法」的觀念來構圖,其實是一件需要經驗累積的事,要減去畫麵上的哪一個東西,需要同學花時間多多拍照來體驗。如果不談減法,那麼將拍攝主體的全身都給擷取下來,就是一種最穩當,也最安定的方式。
圖二的範例將小女孩的全身都擷取在畫麵裏,並且把她放在畫麵的正中央,清清楚楚的將要表現的主題顯現出來,這是最安全、也最簡單的構圖手法。另外在小女孩的頭上留一點空間,可以製造出一種安定感,讓畫麵的重心落在下方,這點同學不妨自己另外拍拍看,試試留空間和不留空間的差異。
圖3.
3.將主題塞滿整個畫麵
讓一張照片滿滿的將主題完全呈現,不加入其它的雜物,是一種相當討喜的構圖方式。因為畫麵中隻有主題出現,沒有其它幹擾的物品,所以會讓整張照片的意念表達的相當的清楚。
圖三的畫麵將小女孩都塞到四條框線裏,不讓其它的東西出現,運用同樣的觀念同學也可以隻拍一張臉、一朵花甚至是一隻眼睛來表現。
圖4.
4.適當的留白,可以讓畫麵多添意境
上麵談到塞滿畫麵,其實適當的留白,還可以讓照片有令一種意境,讓觀賞者有其它的想象空間。在背景比較單調或是不複雜的環境,可以運用這種方式,縮小主題在畫麵中所占的空間,同時不一定要將被拍攝物擺在正中央,有時這樣的表現可以讓主題更為搶眼、醒目。
圖四的畫麵小女孩隻占了畫麵的左半邊,留下了右方及上方的空間,跟圖一比較起來,表現的韻味就不相同了。
圖2.
5.動線是考慮留白位置的條件之一
談到留白,那麼留白要留在甚麼位置,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的決定方式,就是我們可以使用主題的「動線」,來決定留白的位置。
甚麼是動線呢?以圖五為例,這張照片是以小女孩眼睛所看的方向來作為動線的參考,小女孩的眼睛望向右方,所以便將留白的位置決定在整個畫麵的右邊。以這個作參考點來延伸,同學還可以依據身體的動線、物體前進的動線等來決定位置。
這種選擇方式的先決條件是主題要有明顯的動線,一般的靜物可能就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判斷了。老師一直認為留白跟「感覺」很有關係,同學們不妨試試用自己的感覺來留白,多拍,多看看不一樣的表現意境。
圖6.
6.慎重的決定切割主題的位置
我們拍照的時候,並不是一定會把主題完全的呈現,有時會裁切掉一些部分,來作為我們所要表達主題的方式。裁切主題的方式需要好好的思考,因為如果裁切的方式失當,往往會破壞的整個畫麵的協調性。
那麼我們要如何選擇才可以做出協調的表現呢?這門學問非常廣泛,不是我們新手班馬上就可以談的完的,所以老師在這,先以人物的拍攝作例子。
拍攝人物切割主題最大的禁忌,就是將框線切在人物的關節處(像是頸關節、手腕關節、腿關節、腰部關節等),構圖的線隻要切在關節處,就會讓人物看起來有「斷掉」的感覺。
以圖六為例,同學試試拿一張紙,遮在主題的關節處仔細看看,就會了解老師所說的意思了。
今天的構圖範例老師主要是以人物表現作為例子,因為人物攝影的構圖比較有脈絡可尋,考慮的東西不會太複雜,另外為了簡化畫麵,這次的範例都以單色背景來拍攝。同學們試著以今天教的課程作出發點來延伸,思考看看其它拍攝主題的構圖問題。有機會老師也會請其它對風景攝影較有心得的人,來為大家談談專門屬於風景攝影的構圖問題。
另外回答一下網友凱威來信提到的問題,他提到「如何決定用多快的快門,和用多少的光圈值呢?我們通常怎樣組合它們的呢?」
首先在之前老師要同學拍攝過各種光圈、快門的測試照,就是要大家了解不同光圈、快門所拍出的畫麵是怎樣的情況,了解之後,我們才可以依拍攝主題的需求,來決定光圈快門值。
拍照時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在按快門之前,先選擇你要使用「光圈先決」還是「快門先決」。所謂的「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就是決定拍攝條件是要以光圈為主、還是快門為主。
以「光圈先決」為例,譬如說我們在要拍人物為主題,背景模糊的照片,這時我們就要選擇好大光圈(例如將光圈決定在 f2.8),決定光圈值之後,開始測光,采用調整快門的數值的方式,來完成測光設定的動作。
現在以「快門先決」為例,譬如說我們在要將瀑布拍成像是一條銀白色的絲緞一樣,這時我們就要選擇好慢速快門(例如把快門訂在 1/4 秒),決定快門值之後,開始轉動光圈值來配合測光。
這樣說同學應該可以了解了吧,光圈值牽涉到景深、快門值牽涉到速度表現,依需要我們來決定采用「光圈先決」或是「快門先決」,在變動另一個數值來組合成測光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