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大家都願意走從出空調房,呼吸大自然清新氣味。想必有很多讀者和我有同樣的喜好,那就是出門隨身帶上卡片機,這裏拍拍,那裏拍拍,我尤其喜歡探尋草叢中的秘密。可能有人會問了:“草叢中有什麼好拍的呀?蟲子又多”。你這話還真說對了,我就是來拍小蟲和草的,微觀世界奇妙無窮,生活中平淡無奇的細節在鏡頭下煥發出神奇的光輝,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其實相比數碼單反相機和專業的微距鏡頭,卡片機的確在畫質上有劣勢,但並不代表卡片機就拍攝不出好的照片,它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方便。目前數碼相機市場,有相當一部分卡片機型都具備非常強勁的微距拍攝能力,最典型的就是索尼T係列,其超微距功能甚至可以在拍攝物體貼近鏡頭的情況下,準確對焦。至於有些網友抱怨自己的相機無法拍清楚近距離物體,問題根源在操作。
數碼相機的微距功能並不是長期處於啟動狀態,而是需要的情況下,由用戶自己啟動。微距模式的標記是一朵小花,激活按鍵獨立設計。有關最近對焦距離,可以在相機的參數列表中查詢,它是指鏡頭距離被攝物體的最近工作距離,一旦低於這個距離,被攝物會無法合焦,導致對焦不成功,當倍率固定的情況下,距離越近,被攝物體的成像就越大,細節表現就會越清楚。
在搞清楚微距功能是怎麼一回事之後,我接下來給介紹一下拍攝的基本操作。如果在白天拍攝,那麼拍攝的難度很小,因為這時候室外的光線相對較好,快門速度足夠安全,也就是說,在手持的狀態下,能夠握穩相機,保證畫麵的穩定,如果是在傍晚拍攝,快門速度顯然不夠,這時候我們隻能通過其它辦法來輔助,比如打開防抖功能,或者提高1-2檔的ISO感光度。
[page]
如果一切措施都用上之後,在對焦的瞬間,屏幕依然提示抖動的話,就必須使用閃光燈了。我對於閃光燈的使用,一直都保持謹慎的態度,尤其是卡片機,一方麵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小,用處往往不大,另一方麵,閃光燈曝光的強度很難控製。由於在室外,我們無法使用靜物箱或者其它輔助光源,所以也隻能使用閃光燈來補光。不過在微距模式下,尤其是拍攝物體靠近鏡頭的時候,閃光燈的打開意味著這張照片肯定會曝光過度,所以鏡頭必須要保持與被拍攝物體至少30cm的距離,然後通過後期裁剪,二次構圖,這樣畫麵的曝光才能相對準確。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小訣竅要透露給大家,那就是用紙巾(一定要單層的)蒙在閃光燈上,會讓閃光燈發射出來的光線柔和一些。
其實廠商已經意識到控製卡片機的閃光燈難度很大,所以在近期剛剛發布的機型中,已經出現了智能化更高的閃光燈模式,例如富士的“智能閃光燈”,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恰當合理的調整輸出量,其工作原理不像TTL那樣複雜,而是根據拍攝時相機的感光度、光圈、速度設置,再根據用戶的場景模式選擇,來判斷出準確的曝光量,這樣可以完全避免“漂白”或背景丟失的狀況。
絕大多數卡片機都不會配備手動功能,所以我們在使用微距功能的時候,隻能結合情景模式。在草叢中拍攝花草或者小昆蟲,選擇“花草模式”最為合適,因為這時候,相機會將光圈調整到最大,讓背景得到足夠的虛化,突出畫麵主體,在色彩上,花草模式會比較飽和、豔麗,突出對綠色、紅色等深色係的表現,並且提高銳度,使邊緣從視覺效果上,感覺更加清晰。
在構圖方麵,我覺得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存在,二次構圖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最好在拍攝之前,將輸出像素調整到最大。在角度的選擇上,要突破正常人的視角,盡可能多的選擇低機位,這樣拍攝出來的畫麵更加吸引人。此外,我還有一個經驗要傳授——慎重廣角,由於相索尼T係列這樣超薄卡片機都是采用潛望式鏡頭設計,所以鏡頭的廣角端往往畸變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四個邊角,把鏡頭往前稍微推一點,畸變將大大減輕,畫質(尤其是邊緣畫質)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卡片機雖然體積小,但功能並不差,千萬不要所有問題都歸結到相機上,要知道技術才是最重要的。多拍、多練是提高技術的秘訣,沒有捷徑可以走。
微距拍攝就像是在探秘,探尋大自然的秘密,一旦投入,你會從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