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屬落葉喬木,素以耐寒立雪,典雅含蓄,而聞名。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所詠頌的對象,而今,對於色(攝)友來說,它更是鏡頭前一個永恒的美麗主角。隨著數碼相機的廣泛普及,愈來愈多的人在迎春踏雪賞梅的過程中,遇到了有關梅花攝影的一些常識或技巧性問題。在此,我們不妨重溫“8項要素”,縱情閑談,娓娓道來——
要素一:枝幹相襯 更見風骨
花枝一脈,香蕊壓枝,是梅花在視覺形態上的一個明顯特點。 換句話說,梅花是花不離枝,枝幹映花。由此,以往那種一味追求突出主體,而忽略陪體的拍花經驗,是不適用於梅花攝影的。再說,梅樹的枝幹玲瓏蒼勁,極有質感,與梅花在色彩上又存在著強烈的對比性,十分有利於梅花在婉約中透見風骨。梅花的魅力,正源自其迎風鬥雪的風骨,而有了枝幹相襯,梅之風骨更會增色不少。
要素二:構圖之妙 不可拘泥
攝影藝術在構圖方麵,並無拘泥僵化的框框。梅花的色彩不紛雜,但姿態卻絕對稱得上是千姿百態,再加之有冬雪春風為伴,因此在構圖中,就更有必要融入許多靈活性。 借鑒國畫繪圖中的“留白”,其較強視覺衝擊力,是梅花攝影中一個較好的構圖方法。簡言之,就是作為被攝主體的梅花,隻占據畫麵中的部分幅麵,而有意地空白出相應的畫麵空間。從而使眼前的場景顯得幹淨有序,留下自由的遐想空間。再者,根據梅樹枝幹的自然延伸,充分利用其委婉的曲線進行構圖,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要素三:色彩求真 追尋本色
梅花的色彩根據品種的不同,呈現出紅、粉、黃、白等多種顏色,但無不洋溢著清雅脫俗的氣息,這與大紫大紅的張揚之氣絕對有別。所以,追尋其本色,勿要誇張,杜絕浮華,是再現梅花色彩的基本原則。 對於數碼相機來說,白平衡設置不當所造成的偏色,以及曝光不精確形成的偽色,都是真實還原梅花本色的大敵。在白平衡的設置上,應盡量根據現場環境,進行手動設置,並在試拍的基礎上進行校對。在曝光問題上,要結合背景的色彩,參考反差和對比度,實施曝光補償。有點測光功能的DC產品,應以梅花為采光點,鎖住基準曝光數值,以保證色彩的真實純淨。
要素四:虛實意境 景深至要
良好的虛實對比關係,可以造就出適當的視覺空間,在拍攝梅花的過程中,追求意境,突出意境,尤顯重要。 一般來說,許多DC使用者,在攝影時常常會忽視景深的作用,而任由相機的自動曝光程序左右自己對曝光組合的控製。通常,光圈是控製景深範圍的主要途徑,光圈的標注數值越小,鏡頭光圈開放的實際孔徑就越大,此時被攝主體前後的景深範圍就越小。弄清光圈與景深之間的關係,就應在相機A檔,或M檔支持下,盡可能地適時選擇光圈,控製景深。從而,使自己鏡前的梅花,變得虛實有度,意境不俗。
要素五:質感之重 悉心思慮
要想拍攝的朵朵梅花,能耐看,耐品,沒有強烈的質感還原是絕對不行的。看似嬌柔的梅花,隻有表現出了應有的紋理肌膚、舒展蓬勃,才會不失其“暗香源自苦寒來”的風骨。 首先,通過視覺的對比參照來展現梅花的質感,可謂既簡單又有效。比如,粉嫩的花朵與粗糙的枝幹相映;或者,嫣紅的花瓣被純白的殘雪所包裹;再如,用極小的景深,造就清晰的花蕊與朦朧的葉片。另外,光源角度的選擇,對營造梅花的質感也相當重要。一般來說拍攝梅花通常以使用側光為宜。
要素六:佳作之道 光影為本
攝影藝術在本質上就是光影藝術,所以,要成就一幅佳作,就必須以光影為本。 由此,在拍攝梅花的過程中,必須在現有自然光源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改善用光環境。比如,一張白紙、一本雜誌就可以成為應急的反光板。或者,用紗巾略加遮擋,就能有效控製閃光燈光線的“硬”度,從而避免惱人的陰影。還有,隨手脫下深顏色的外衣當作背景,就能使鏡前的梅花不再受淩亂的背景所襲擾。
[page]
要素七:適度PS 畫龍點睛
數碼影像時代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可以在圖像處理軟件支持下,完成二次創作,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PS。 具體到梅花攝影來說,這種PS就不能隻局限於色彩校準,反差銳度等方麵的優化。添加題跋標注,以至於用適當的文字來潤色攝影主體,都應該被融入到這場二次創作中來。在本文中,我們曾提及構圖時的“留白”,而此刻,則正是用詩詞歌賦來填補這些“空白”的時候。
要素八:了解DC 盡其所長
我們手中的DC各式各樣,無論是專業級別的單反機型,還是廉價的家用小DC,都各有所長。其中,了解手中DC的微距能力十分重要,“微距”不能簡單理解為“近攝”。 因為,“近攝”往往隻是DC被賦予的一種快捷的自動模式,會大大影響你的可控性,同時更會埋沒DC產品的不少潛能。此外,在取景時無論是光學取景,還是通過LCD液晶屏幕進行實時取景,我們的可視範圍與像場的實際拍攝範圍,是有所出入的。由此,為了便於後期添加邊框,或進行適度裁減,可以有意識地擴大一些取景範圍。
OK!嘮叨個半天,終於把“八項要素”盤點殆盡,但願對您拍攝出梅花佳作有個參考。春寒料峭,紅梅怒放盼春歸,尋尋覓覓間,眼前一亮,姿容明豔花枝俊俏,卻是紅梅花兒開,不由分說,趕緊拿起DC收進鏡頭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