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所使用的各種光源裏,房屋、辦公室、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間的人造光往往被認為是比較弱的。日光是自然的光源,攝影燈光是專門布置並專為相機和鏡頭的設置而設計的接近理想的光線。另外,還有通常稱為環境光、可用光或現有光,這些光線會產生許多問題,但也許也很有趣。
用好現場光曾經是一個最好的挑戰,它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對使用膠片來說,現場光的光線強度比理想值要低。所以,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犧牲細節,以快一些的快門速度獲得顆粒多一些的乳劑;還是為了堅持獲得好的膠片質量而使用三腳架追求穩定,接受被攝體的一些運動模糊。另一個問題是色彩平衡,包括首先選擇日光型膠卷還是燈光型膠卷,其次選擇什麼樣的濾鏡(假如你已經對場景做了充分全麵的調查)。當然,這都建立在已有的判斷光線色彩的方法上:即色溫表、經驗或推測。
數碼攝影能一次性解決上述的所有問題,現場光拍攝成為了一種樂趣,或現場光至少是光線的舞台,用相機拍攝和用眼觀察一樣簡單。對於時間和成本,這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實際效果。使用現場光拍照幾乎不需要事先布置和計算。你可以在瞬間判斷出色彩平衡大致上的偏向(注意這個不確切的詞“大致上”),然後選擇適當的白平衡模式,拍攝並檢查結果。如果不是非常準確,你可以退回菜單,再次調整。即使在最複雜的光線環境下,你也可以在一分鍾之內把色彩平衡調整到令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室內的日光
利用室內射入的自然光線拍照是非常簡單的,假如你細心留意窗戶本身,它能提供非常良好的造型光。
室內的日光最有價值的特點是自然。雖然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難度,例如光線強度、反差、色彩平衡等不確定因素,來自窗戶的光線仍然往往具有迷人、實用的特點。事實上,靜物攝影布光最普通的使用形式就是建立在這個效果的基礎上,受到限製的區域燈光的設計就是模仿了從窗戶射進的定向且漫射的自然光。
出乎意料的效果
圖片詳解:當太陽高度足夠低,陽光可以透過窗戶橫穿房間時,它可以突出被攝對象,盡管在這些時刻太陽的位置移動得相對較快,這種光線持續時間不久。在這個天主教堂裏,陽光直接投射在了這個敲鍾人每天傍晚使用的梯子上。
[page]
通常位於牆上的窗戶是室內自然光線的典型光源。它的朝向和窗外的景象控製著進入室內的日光的顏色。仔細觀察窗外,判斷色溫是否有大的起伏。相鄰的建築牆體產生的影響也許比天空大。
如果沒有直射的日光(或者,當日光被網眼窗簾漫射時),那麼,窗戶就成了光源。這就對光線強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為光線不會在任何距離都保持不變的強度,它會迅速衰減。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在經過窗戶漫射的光線下拍攝人像,拍攝對象與窗戶的距離會造成曝光上的極大差異。如果你要拍攝整個房間,橫貫畫麵的光線強度變化會非常大,你必須采取補救措施以降低反差。
從窗外射入的光線是一種特別的、高度定向的、大麵積的混合光。所以它產生的陰影均勻、簡單、邊緣柔和。各種特點的組合使這種漫射的窗戶光線在良好的造型效果上幾乎是無與倫比的,所以它特別適合拍攝肖像和全身像。當窗戶處在相機的側麵時,造型效果顯得最強。陰影的強度、反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房間裏窗戶對麵的情況:有沒有其他的窗戶,房間有多大,房間的裝修是否明亮。如果畫麵裏陰影的一側是暗的,而你又想保留一些細節,那麼你可以添加一些反光板。
反光的價值
圖片詳解:明亮的陽光照在畫麵中這個人前麵的地上,反光照亮了她麵部和粉紅色袍子的陰影區域—這個效果不僅使細節得以顯現,並且本身就很美。
[page]
二、白熾燈光
對室內的鎢絲燈所發出的帶橘色的光,相機比人眼更敏感,這需要進行白平衡校正,盡管並不總是進行最大程度的校正。
鎢絲燈光是標準的、傳統的室內燈光形式,房間裏是最容易找到鎢絲燈光的場所。戶外,或者大型的室內公共空間的照明主要被熒光燈和蒸氣燈所替代。鎢絲燈屬於白熾燈的一種,就是說,它是通過發熱的方式發光,它的亮度取決於燈絲被加熱的程度。這又取決於功率,你可以從燈泡的額定功率對它的亮度、顏色有一個了解。它的色彩範圍在橘色和黃色之間,取決於色溫。
熟悉的光源
圖片詳解:鎢絲燈是人造光源中最老的一種,是蠟燭直接的後繼者,盡管在大多數公共場所、辦公空間已經不使用這種燈光,但它仍然是室內燈光的首選。
在室內使用現場光拍照時,色溫也許是你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如果你從日光環境下走進一個封閉的、鎢絲燈照明的房間,你會立即注意到它的光線有多黃。但是,通常當我們在晚上看鎢絲燈光的時候,眼睛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能適應,看上去這種光線幾乎是白色的。但是,在不做校正的情況下拍攝一個鎢絲燈光照明下的室內環境,也就是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拍攝,你就會驚訝於它的黃色色調,與你印象中的不同。
拍攝時的光線
圖片詳解:使用鎢絲燈、火焰和其他白熾燈的典型照明環境是當光源出現在照片裏的時候,就像這張酒店的照片。可以嚐試不同的曝光以獲取正確的視覺平衡。
[page]
普通額定功率的燈泡發出的光線的色溫值往往更低,就是說,比使用“白熾燈光” 3200K 的白平衡校正拍攝的效果更紅,即使使用這個設置,光線也會顯得相當暖,即使通常這種色調也相當好接受。就像攝影裏的許多問題一樣,最後的答案不是一個純技術上的解決方法。最終的標準是什麼樣的效果看上去是正確的,而不是測量的數值是完美的。這種色溫,對於攝影用的鎢絲燈和鎢鹵燈來說是正常的。
在下麵示例圖片裏,拍攝對象是爪哇傳統舞蹈的舞者,照明使用了約2900K 的鎢絲泛光燈光。一張照片用“日光”白平衡模式拍攝,另一張用“白熾燈”模式拍攝。對這兩種效果和自己的拍攝選擇的判斷取決於你的喜好。2 張照片放在一起比較,立即能看出色彩區別,但如果你遮住校正過色彩的照片,另一張看起來就顯得不那麼紅了。事實上,有時候這種未經校正的橘色鎢絲燈光是迷人的,它給人以溫暖、舒適的感受。這也許值得容忍。有趣的是,傳統的肉類商店都使用鎢絲燈,理由很簡單,這種燈光使肉看上去更紅一些。與它形成對比的是,可以想象在肉類商店使用綠色或藍色的燈光會多麼倒顧客的胃口。
圖片詳解:這兩張照片是在爪哇同樣的鎢絲燈下拍攝的。下圖這張的白平衡設置為5400K,上圖這張設置為3200K(白熾燈)。這裏展示的未經校正的鎢絲燈下的溫暖色調在視覺上是可以接受的,色溫校正的數值取決於個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