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教程介紹如何巧用色溫營造氛圍的
攝影技巧,希望對愛好攝影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在
討論彩色攝影用光問題時,攝影家經常提到“色溫”的概念。色溫究竟是指什麼?
我們知道,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7種色光的光譜所組成。但其中有些光線偏藍,有些則偏紅,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光線的顏色成分的。
讓我們一起走近色溫,學會用光的顏色來營造畫麵的氛圍。本期將首先介紹拍攝景物如何
控製色溫的方法,不久將會為您帶來《
人像篇》和《紀實篇》的色溫
知識。
(本篇專題中所說的色溫的高低,是相機內設定的數值,為了方便初學者理解,我們以相機補償值定義色溫高低,即數值越高,畫麵顏色越暖。而真正的光學定義下的色溫是數值越高,畫麵顏色越冷。敬請注意)
一、色溫對攝影的影響
攝影幾個關鍵要素有很多,如光影、對比度、景深、色彩、構圖,而影響色彩的,就是色溫。他掌控著照片的冷暖,顏色的取向和畫麵的風格。色溫高,則畫麵暖,反之,則畫麵冷。
[page]
二、色溫體現季節性
四季就像四部童話,講述著四個不一樣的故事,色彩和溫度是季節更替永恒的主題,所以,想要拍好風光照,一定要掌握四季的色溫,即使是同樣的場景,相信通過色溫的控製,你也能明確的表達出季節的特性。
消逝的五月【菲林】 作者:菲2
春日裏的暖色調,色溫大概在5300k左右,表現萬物的複蘇,蓬勃生長,色溫宜設定在5000k以上。
一般來講,5000k是色溫的中間值,也是我們肉眼看實物的普遍溫度,如果數值高於5000顏色就偏紅黃這樣的暖色,如果低於5000則會散發青紫這樣的冷色。
白草 作者:zerocg
降低色溫到4000k左右,表現冬季的蕭瑟寒冷,涼意都從畫麵中透了出來。
[page]
三、色溫體現時間性
色溫不但能夠區分四季,還可以明確時間。一天24小時,並不是每一刻光的顏色都一樣的,色溫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變化,如早晨我們往往看到的是藍色的天空慢慢變成魚肚白,太陽升起來,而天黑之前則是一片金燦燦的暖陽灑下落日的餘暉。有時候觀察光的顏色,我們就可以分辨時間。
邛海晨光 作者:yaqing
使用低色溫拍攝清晨的薄霧,給人一種靜謐之感。
拍攝晚霞我們往往用慢門,因為長曝光可以使畫麵顏色的層次更豐富,但是隻是長曝光還遠遠不夠,升高一些色溫,大概在5700k~6800k之間,會讓晚霞的天空更絢爛,溫暖入人心。
風光之旅-我的2011 作者:同人於野
[page]
四、色溫在微距生態中的應用
近些年,生態微距攝影越來越受到廣大影友的喜愛,從細節入手,展現生命的律動,窺一斑而知全貌,讓我們從微觀去領略生命的神奇。而色溫,在微距生態攝影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陽光的味道 作者:桀驁天宇
適當提高色溫,暖色調展現勃勃的生機。體現出植物在陽光下的生命力。
細.碎 作者:小女子
降低色溫,清新淡雅的冷色調,展現小清新風格的情愫,畫麵中似乎能聞到淡淡的花香。
五、色溫表達情緒
色溫在攝影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對於情緒的烘托。無論我們拍什麼,每一處風景,每一株野花,每一片落葉,必是有感於其中,寓情於景,才會按動快門。而色彩,無疑對於我們內心世界的表達非常重要,色溫的變化,便成為這種表達方式的鑰匙。
羽絲與露水,極致輕柔,想要表達一種溫暖、思緒起伏的狀態,提高色溫,把光線穿透輕絲和水珠的動感表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