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刻錄的“防刻死”技術一覽
光盤刻錄機的不易操作主要在於其容易發生“緩存欠載”(Buffer Under Run)錯誤,使燒錄失敗,盤片報廢。一種解決方法是增加緩衝存儲記憶體——緩存(Buffer),以求降低緩存欠載的可能性。但這隻是一種冶標不冶本的方法。就以目前最大的緩存也不過是8兆而已,而一張刻錄盤的容量為650兆,當處於高倍速刻錄的情況下時,8兆的緩存也不能支持太久,一般也就10秒鍾左右,而它卻會很明顯地增加刻錄機成本;另外一種解決方法是防刻死技術,或稱之為燒不死技術,這也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要了解防刻死技術就應先了解什麼是緩存欠載。簡單地說就是刻錄機在工作時,先將所需的數據資料裝載到緩存中,然後依次燒錄到盤片上,因此在刻錄機工作中,緩存中應該保證一直有足夠的數據以供刻錄機連續地燒錄,當由於某些原因使得緩存中沒有了足夠可供燒錄的數據時就會發生緩存欠載的錯誤。由於此時無法停止燒錄進程,也不可能通過重新裝載數據來使燒錄繼續,因而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緩存欠載的方法是:每當緩存內的數據發生短缺時,刻錄機暫停燒錄動作,然後等緩存中的數據量補足時繼續執行燒錄動作。這種技術就是防刻死技術,也稱燒不死技術。
目前世界上較為可靠和成熟的防刻死技術有3種,它們是:Burn-Proof、Just Link以及Seamless Link。
1.Burn-Proof
Burn-Proof即Buffer Under Run-Proof的縮寫,意即緩存欠載保護。該技術由日本三洋(Sanyo)公司研發,是最早投入商業應用並獲得成功的技術之一。三洋公司為Ultra SCSI及IDE接口的刻錄機分別開發了相應的控製芯片LC898023和LC898093KM。
Burn-Proof的原理是:在刻錄開始後,刻錄機內部的防刻死芯片就會持續監控緩存的狀態,每當緩存內的數據發生短缺,且數據量小於所設定的存量底限時,控製芯片就暫停刻錄機的燒錄動作。等到緩存中的數據充滿後,先對比刻錄的數據與緩存中的數據,在將每一筆數據同步後,搜尋上一個成功刻錄的磁區位置(由Snyc-0和Sync-1判斷決定),搜尋到磁區位置後計算並同步,定位下一個要寫入的磁區位置,然後接著暫停前的情況繼續刻錄,直至結束。
2.Just Link
Just link技術是由理光(Ricoh)公司開發的。Just Link技術也是通過內加控製芯片的方法使刻錄機具有防刻死功能,是理光為了對抗三洋的Burn-Proof而開發的,可說是其死對頭。
Just Link的原理是:在燒錄時,監視緩存中已存取的數據量,當緩存中的數據量降低到易發生緩存欠載的水準時,停止寫入的動作並保持當時的狀態,同時繼續存取數據於緩存之中。待存儲到一定量後,在停止的位置後再度開始寫入,如此重複直至燒錄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