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介紹18-55mm狗頭鏡的必備知識,不少人買第一台單反,通常都會機身連套頭鏡一起買,而“狗頭”鏡很常見的就是 18-55mm f/3.5-5.6 這支,那麼根據常識,好像我們打遊戲機的角色扮演 (rpg),一開場的裝備理論上都是最低級的吧?例如Nikon VR 版,和Canon 版本的也都隻是人民幣幾百塊,以鏡頭來說真的很便宜,加上個子小,重量輕 (分別是 265g 及 200g),也因此受到不少人的輕視。
而事實上,這兩支鏡頭本身的質素是很不錯的,性價比高,優點很多︰
1) 焦段「標準」,廣角端 18mm 即使以 APS-C 來計,在拍攝一般風景照片已經相當足夠;遠攝端 55mm 以拍攝人像甚至近攝微細對象例如花朵也有板有眼,即使光圈會收至 f/5.6,但依然能拍到不少人喜愛的蒙蒙散景。
2) 輕巧,這個在重炮單反的潮流來說不太像優點,而且外型遜色多了,但是以輕巧為前提的單反攝影入門其實也是可行,兼且很多時在肉眼上、在一般社交網站上,人們並不容易找到高低價位鏡頭的顯著差異。
3) 其它,因為量產,所以個人偏見覺得質素反而穩定,而且廉價,就算壞了破了濕了也不會太心痛,因此可以拿 DSLR 做更多實驗式拍攝,甚至連鏡頭蓋都不用,直接拿起相機就拍,不是方便多了嗎?即使這樣,鏡頭還是好端端的。
缺點當然也有,例如光圈小是一個問題,人家恒定光圈 f/2.8 或是定焦 f/1.4 可不是鬧著玩,在拍攝時實在方便得多又搶眼,但用上狗頭,其實隻要預備得好一點,例如帶腳架、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拍攝,加上別忘記它還有 VR/IS,這鏡頭會比想象中實用。至於外型方麵的確沒有那麼強大,但我們可以考慮加上遮光罩,沒錯,隻要用上其實很便宜的遮光罩,看起來已經專業了幾分,跟那些剛剛從店裏敗一台隻用 auto mode 的新手,就是有差距!(笑)
內地有位攝影網友 zaihaoxin 分享了他一係列以 Canon 18-55 拍攝的照片,甚至不少隻是用入門機 600D 拍攝,還提出了一些很實際的建議,大家不妨參考參考︰
1) 投訴背景不夠虛化嗎?那是因為你不夠近!
2) 照片灰蒙蒙?其實用任何單反拍出來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要用 RAW 拍攝,要活用後期處理,PS前與後的分別可以很大。
再來看一組對比圖:
[page]
3) 夜景?收光圈、慢快門、用腳架,這些是 18-55 也做得到的。
4) 低光時細節不夠、噪聲太多?沒錯,鏡頭是有缺點,但你可以用其它方式去拍攝,例如以黑白照片代替,不玩細節,而是玩明暗、黑白對比。
5) 始終不夠廣角?用拚貼也是個方式,現在能夠提供拚貼照片的軟件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參詳。
[page]
6) 風景照片不夠好看?HDR 是其中一個方法,其實都是後期的力量,但這個說明了照片的漂亮元素,並不會受限於鏡頭呢。
下圖︰600D、F4、ISO2000
要拍出好的照片,確實不隻是去追逐最快最新最昂貴的器材,而是要懂得手上兵器的利弊優缺,加上攝影的核心與基本︰構圖、光線、後製、時機、心思,其實真的不要小看 18-55 或任何一支狗頭。當然,我也很大方的承認自己沒錢去買新鏡頭,但攝影的樂趣並不因此而受限製的哦。當然,如果你硬是要送我一支金圈紅圈的話我也樂於接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