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碼相機選擇要素
1.數碼相機像素
這是衡量數碼相機最重要的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數碼相機像素是數碼相機中感光元件CCD的實際像素而不是輸出圖像像素,因為有的數碼相機用130萬像素的CCD在照相機中通過某種插值算法輸出190萬象素的圖像,這種做法百害無一利(後麵會詳細談到)。用於半專業領域的數碼相機最低像素應該不低於120萬,輸出圖像不低於1024X960。最好能達到200萬象素,目前普及型數碼相機中像素最高的要數Kodak DC260 160萬象素。這項指標上唯一能遷就的就是OLYMPUS C-1000L,他隻有百萬像素,但在其他方麵有出色的性能。
除了像素數量外還有很多指標也是應該了解的,CCD的麵積也是一向容易忽視的重要指標,單從CCD的製作工藝講,麵積越小集成度越高越好,單從攝影角度講,一般普及型數碼相機采用1/3英寸的CCD,如此小的成像麵積想得到高質量清晰的畫麵,對相機鏡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特殊設計的高密度成像鏡頭,以便在小麵積上獲得高密度的成像。所以即使相同像素的CCD也要選擇麵積大的CCD,獲得高密度、高清晰度的成像更有保證。
2.相機鏡頭
如果撇開數碼因素,照相機鏡頭是選擇相機的首要部件。很多攝影愛好者看到數碼相機的鏡頭比一分硬幣還小,一直耿耿於懷,認定無法成高質量的圖像,其實那時一種誤解,因為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是CCD,普及新數碼相機用的CCD一般是2/3、1/2、1/3英寸,麵積比傳統的35mm底片小的多,所以一分硬幣大小的鏡頭對CCD來說已經足夠了,你看一分硬幣大小的鏡頭的最大光圈值達到f2.8(相當於35mm相機鏡頭f5.6),當然這對於35mm傳統相機是不可想象的。不過話也要說回來,照相機鏡頭直徑確實越大越好,因為大鏡頭對成像邊緣清晰度大有好處,具備大口徑、多片多組、包含非球麵透鏡的高質量鏡頭,絕對是半專業攝影得首選。但是普及型相機考慮到售價原因一般都采用小鏡頭,在我的候選機型中都考慮大鏡頭。接下來對於鏡頭的重要指標就是焦距值,很多剛接觸數碼相機的朋友也許會嚇一跳:什麼!9mm鏡頭說是小廣角?在傳統觀念中9mm鏡頭不說魚眼鏡也是超廣角。其實原因就和上邊一樣,由於CCD麵積較小,標稱的焦距值也較小,為了方便比較廠家往往會給出一個對應35mm相機的對比值,如OLYMPUS C-1400L 9.2—28mm相當於35mm相機36—110mm鏡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變焦範圍,一般采用2倍、3倍,這裏建議買3倍變焦產品,因為普及型相機一般配35mm鏡頭,3倍變焦正好達到100mm以上比較實用。
有的數碼相機推出2倍數碼變焦,其實數碼變焦並非新生事物,在攝像機上已實現200倍的數碼變焦,但在數碼相機上數碼變焦一推出就受到公眾輿論的反對,因為它隻是把圖像中間一部分放大,然後通過插值,大大的損失圖像質量,這一點使用過數碼變焦攝像機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更何況這一功能在電腦上實現輕而易舉,把他放到數碼相機上又是一個花錢的擺設,所以半專業領域以圖像質量為先決條件,在選擇數碼相機上可以不考慮數碼變焦功能,出於價格原因應首選無此功能的機型。
3.手動控製功能
是否具備手動控製功能已是區分傻瓜相機和專業相機的標準。這裏的手動控製是指相機的光圈、快門、焦距可手動調整,這對於半專業領域攝影至關重要,可目前普及型數碼相機隻有一部半具備此功能,這也是對現在的普及型數碼相機最不滿意的地方。那麼怎麼會有一部半呢?且聽我說來:目前隻有Agfa ePhoto 1280才真正具備手動控製功能,因為它能同時手動設定光圈和快門值。還有Kodak DS DC120,它能手動控製快門、光圈中的一個,不能同時控製,因為他們是相互製約的,所以DC120隻能算半部。一些高級的普及型數碼相機具備一些專業相機的功能,如:定點測光、鎖定焦距等在不同程度上彌補了沒有手動控製的缺陷。
4.取景方式
現在的數碼相機共有3種取景方式:
普通光學取景
這是最常見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點就是取景誤差大,特別在近距離拍攝上下左右位置誤差和看到的景象與實際拍攝景象的大小誤差,取景器看到的景象約占實際拍攝景象的85%。
LCD取景
這是目前數碼相機幾乎必備的。LCD取景唯一的優點正是改正了普通光學取景唯一的缺點,然而它正象WIN98一樣修正WIN95的BUG同時產生了更多的BUG,再看看LCD取景的缺點:首先LCD是耗電大戶,他要占用整部相機1/3以上的電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勢必須是雙手前伸,與眼鏡保持一定距離,此時相機無法獲得穩定的三角支撐,用低速快門很難拍出穩定清晰的相片,實為專業攝影之大忌;最後一點,LCD上顯示的畫麵色彩、對比度與實際與電腦中看到的實際影像誤差較大,而且即使標稱百萬像素的LCD看上去畫麵仍然很粗糙,無法觀察拍攝體細節,麵對這種畫麵實難激發攝影師的創作靈感(此觀點純屬個人看法)。所幸的是現在數碼相機幾乎同時配有普通光學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購買隻有LCD取景取景器的數碼相機用於半專業領域務必三思而行,除非你整日把他固定在三角架上。
TTL(Through The Lens)單反取景器
這是專業相機上必備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沒有誤差通過鏡頭的光學取景器。遺憾的是目前普及型數碼相機中隻有OLYMPUS二款最高級機型才擁有,其他品牌還未見。這種取景器的取景範圍可達實拍畫麵的95%。唯一缺點就是如果鏡頭過小,取景器會很暗淡,影響手動對焦。幸好現在都具備自動對焦,這一點已無大礙。當然用了TTL單反取景器為了不至於取景器過暗廠家自會用上大口徑高級鏡頭,所以OLYMPUS二款機型上配的鏡頭直徑43mm,實為普及型數碼相機中的“大哥大”。
5.白平衡控製
白平衡這個概念在普通相機中是沒有的,因為膠卷感光以固定了,隻有用CCD作感光元件時才有,如攝像機也是,一般都是自動控製的,但是作為半專業使用最好要有白平衡手動控製,這樣可以拍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6.其他一些專業攝影有關的特性
定點測光功能:在光圈、快門無法手動控製的情況下,定點測光功能顯得尤為重要。自動曝光一般都是通過TTL加權平均測光而得,定點測光可以先對主體景物進行測光,然後按此測光值進行曝光。
曝光補償:這是高級相機才具備的功能,通過定點測光再加上曝光補償可以彌補沒有手動控製曝光的缺陷。
焦距鎖定:當拍攝主體不在對焦範圍內,此動能十分有效,有此功能可以先對拍攝物體進行測距,然後鎖定焦距重新構圖拍攝。
感光度ISO的等效值:數碼相機用ISO等效值來度量動態範圍,相當於普通膠卷的感光速度,對對比度、粒度有直接影響,較低的ISO值代表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較寬的色調範圍和低反差圖像。
拍攝延遲:數碼相機在按下快門到實際捕捉成像都有一段時間延遲,這段時間越短越好,最好在0.5秒以下,如果超過1秒,這台相機的實用性就大打折扣,有的相機甚至延遲2秒以上,試想一下:如果看到模特兒一刹那笑得很美,迅速按下快門,而相機2秒以後才成像,此時模特兒可能已經哭喪著臉了。
拍攝間隔時間:數碼相機拍完一張後都有個壓縮、儲存時間,此時不能連續拍攝,這段時間的長短與拍攝模式、壓縮模式、拍攝景物都有關係,一般這段時間不應長於10秒。
二,部分適用機型介紹
這裏介紹的的幾款機型是從幾十款市麵上有銷售的普及型數碼相機中按上述要求選出來的,下麵的介紹也不是簡單的羅列數據(簡單的數據一查廣告就知道了),而是作為半專業攝影器材各自的特點進行介紹。
1.AGFA ePhoto 1280、1680
AGFA ePhoto 1280:采用1/3英寸81萬像素的CCD,通過PhotoGenie產生120萬象素的圖片(不要誤認為是120像素的CCD),配備相當於35mm相機的38-114mm 3倍變焦鏡頭,ISO感光度100。作為半專業數碼相機AGFA ePhoto 1280最大的賣電就是具有完整的手動控製功能,能調節光圈值和快門速度,這的確對半專業攝影很重要,同時它在機內采用30位顏色深度處理圖像,輸出帶電腦時轉化為24位JPG文件,這對於處理過明過暗的圖像很有幫助。然而這台媒體一直把他定位與半專業攝影首選的機型確在很多設計上與專業攝影背道而馳:首先這台相機隻有LCD取景器,雖然這也屬於TTL取景範疇,但在LCD看到的畫麵粗糙沒有細節不說,畫麵的明暗對比度、色彩實在無法與實拍的畫麵相比較,而且單一具備LCD取景,除非整天把他固定在三角架上,否則用LCD不穩定的取景姿勢也是專業攝影之大忌;其次AGFA ePhoto 1280的拍攝延遲很長越1.5-3秒,比一般普及型相機還長,而且每張照片還要用17秒來保存,足足是其他機型的3倍。
在這裏提醒各位AGFA ePhoto 1280實際是81萬像素的機型(一開始我也誤以為是120萬象素的),通過PhotoGenie在下傳到電腦時將像素提高到120萬。對PhotoGenie的原理我並不太清楚,但將81萬像素提高到120萬無非就是基於插值原理,隻是算法不同而已。如果正是這樣那麼PhotoGenie就有欺騙、誤道消費者之嫌,因為這種做法用電腦後期完成真是輕而易舉。在《個人電腦》98年第4期的評測中AGFA ePhoto 1280的色彩還原精度要低於同等像素的Olympus C-1000L。如果你特別看中光圈、快門的手動控製功能,那麼就選擇AGFA ePhoto 1280,否則有比他更好的。
AGFA ePhoto 1680 采用130萬像素的CCD,通過PhotoGenie產生190萬象素的圖片,相機鏡頭除了3倍光學變焦外還增加了2倍數碼變焦功能(又是一個花錢不實用的擺設,與專業攝影又是背道而馳),除此之外就和AGFA ePhoto 1280一樣。
2,Kodak DC120、DC260
Kodak DC120:DC120沿襲了DC40、DC50的外形。采用1/2英寸100萬象素的CCD,等效於35MM相機38-114mm鏡頭,ISO感光度160,24位顏色深度,同時配備1.6英寸LCD和光學取景器。本機最初就是針對專業領域設計的,所以本機有一定的手動控製功能,但隻能調節光圈和快門中的一個,不能同時控製,還具有一個外部閃光燈連接孔。除此之外本機沒多大特色,拍攝畫麵色彩還原較好,但畫麵密度不高,下載電腦以KDC專用格式保存,需要轉換,挺麻煩。
Kodak DC260:這是Kodak最新的普及型數碼相機,具有160萬像素的CCD,為目前業界之最。配備3倍光學變焦,2倍數碼變焦。本機並非針對專業領域而設計,純粹以娛樂為主,這點從他的外形就不難看出,很多功能華而不實,如連續拍攝(隻能以最低的分辨率拍攝)、延遲拍攝(就是可以在無人的狀態下拍攝,不怕被偷嗎?)、錄音及回放(不隻有誰會用此功能?還要占據寶貴的閃存空間)、數碼變焦。本機最大的賣點就是其160萬像素的CCD,但是其拚湊了這麼多無用的功能,而開出8000多元的高價,選購時務必三思。
3,OLYMPUS C-1400L、C-1000L
OLYMPUS C-1400L :最接近專業機的外形,酷!采用2/3英寸141萬像素的CCD,等效於35MM相機36-110mm鏡頭,鏡頭為7片7組全玻璃非球麵自動聚焦鏡頭(隻是目前唯一廠家敢寫明鏡頭結構的機型,可見廠家對其的自信),具有3倍連續變焦功能的SLR當反鏡頭,在其鏡頭上還可以加濾色鏡、長焦距變焦鏡頭(國內未曾見過此配件,對專業攝影挺有用的,畢竟110mm鏡頭對專業攝影還太短)。TTL中央加權平均測光係統和定點測光係統,光圈5.6-7.8,快門1/4-1/1000秒,ISO感光度為100,配備業界唯一的TTL(Through The Lens)單反取景器,可視麵積達95%,這正是專業攝影必須的。1.6英寸LCD,此LCD無法用於取景,隻能用於設定菜單和觀看照片,在拍攝的絕大部分時間中此LCD是自動關閉的,當拍完一張照片在儲存的幾秒鍾裏會自動顯示剛拍的照片(這正是貼心的設計,電池使用時間特別長)。同時具有多項高級相機才具備的功能如:定點測光、焦距鎖定、曝光補償、快速聚焦。
本機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手動控製能,白平衡自動控製,曝光自動控製,不過其具有定點測光和7級曝光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手動控製曝光的需要,其實1400最大也是筆者一直耿耿於懷的是其光圈無法控製,其實就一檔,廣角時5.6,長焦時7.8,隨焦距變化而變化,無法控製景深。
OLYMPUS C-1400L 拍攝的畫麵質量一直是業界口碑最佳的,在各種評測中畫麵質量總能拔得頭籌,這正得益於連廠家都倍感自信的高質量鏡頭。各種描述的話不說了,就說我使用的情況:我用其在攝影棚拍攝婚紗照,用EPSON PHOTO EX打印在照片專用紙上,打印到A4大小,經冷裱後,沒有顧客認為其質量比照片差,不過我認為比照片還是差了一些,隻是這種差距並不為一般用戶所能察覺。OLYMPUS C-1400L的電池使用時間很長,筆者用4節5號1200mA的國產鎳氫電池,用8M閃存卡,在標準模式下每張都用閃光燈連續可拍100張。用高質模式(8M閃存卡可儲存24張)不用閃光燈,連續可拍80張,並輸入進電腦。
OLYMPUS C-1000L:外形和其大哥1400L一摸一樣,隻是“膚色”略淡,采用1/2英寸81萬像素的CCD,鏡頭等效於35mm相機50-150mm,其餘與1400L相同。
三,數碼相機在半專業領域中的應用
數碼相機在拍攝時與傳統相機並無多大區別,這裏談的隻是在半專業領域中出現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1,燈光的運用
熟悉傳統照相機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有一項很重要的指標,數碼相機連提都沒有提起:那就是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就想傻瓜相機一樣,雖然自帶閃光燈,但在半專業領域還要考慮與外部閃光燈配合工作的時候。電子閃光燈是最常用的攝影燈光,特別在室內攝影常常用到3盞以上的電子閃光燈,外部電子閃光燈依靠電子閃光燈上的光感應器,感知與相機相連的電子閃光燈閃的光,然後自身閃光。普通的電子閃光燈這個過程將在1/60秒左右,所以既是擁有1/125秒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的相機,此時的曝光時間也將調節至1/60秒以內,以保證所有外部電子閃光燈的同步感光。當然極個別可以調節快門的數碼相機可以幸免,絕大多數的數碼相機無法與外部電子閃光燈同步,原因是快門太快,既是是擁有外部電子閃光燈連接器的數碼相機要是沒有快門調節,也隻能與與其相連的電子閃光燈同步,很難與其他電子閃光燈同步。出現這個現象原因有二:1,多數數碼相機依靠快門調節曝光,而且不顯示快門值。此時攝影者無法保證其快門在1/60秒以內。2,多數數碼相機的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在1/125秒以上。有解決的方法嗎?當然有,最徹底的方法就是不用電子閃光燈,而用較高檔攝影棚使用的鹵素石英燈(色溫3200K,與電子閃光燈不同,效果也不同,後麵會提到),一般每隻1000W,至少使用二隻。鹵素石英燈拍攝時常開著,不存在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的問題,而且拍攝效果取景時當場可見。上海產的鹵素石英燈每隻約650元,再加上柔光箱或反光罩,配上腳架,實際每隻約千元,當然還要考慮攝影棚電源狀況,三個鹵素石英燈同時開耗電之大、發熱之高也不是鬧著玩的,冬天拍夏天的照用不著開空調。方法之二:現在有一種環形高速閃光燈管,據介紹閃光同步可達1/500秒,基本能與數碼相機同步,不過還是存在閃光燈同步快門速度的問題,所以一定要用你的數碼相機當場試過才能買,每隻售價與鹵素石英燈相同。
2,色溫的調節
熟悉傳統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彩色膠卷有日光型和燈光型之分,目的是適用於不同的光源環境,日光色溫室5000K的,鹵素石英燈色溫是3200K。數碼相機無法更換膠卷,所以采用白平衡調節,同時又分手動和自動,手動調節具有靈活性,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但手動調節並不那麼簡單,也很難掌握。自動調節可以保證拍攝的效果不會偏差很大,但難以創造特殊的藝術效果,如采用日光型膠卷拍攝,用3200K的石英燈做光源,可以營造出溫馨的氣氛,膚色黃裏透紅,是現在婚紗攝影很常用的手法,但用數碼相機拍攝,采用白平衡自動調節,拍攝的效果沒傳統相機那麼明顯,不過效果也很好。還有相同的燈光、相同的模特兒位置,換用不同顏色背景結果拍攝的結果模特兒膚色也會不同。不同的數碼相機拍攝的差異很大,所以對於白平衡調節攝影師必須針對不同的攝影環境、不同的數碼相機自己試驗、摸索而得,做到心中有數。
關於數碼相機到這兒就算談完了,接下來偏題一點談談打印的照片的問題。數碼相機最終要依靠打印機來完成全過程,目前就照片級打印機而言能用上熱升華的可能極少數,彩噴占絕大多數,筆者也是彩噴使用族。就照片打印質量而言EPSON Photo係列是首選,打印紙首選照片質量光澤紙和照片紙,打印質量與普通噴墨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還有1440dpi和720dpi分辨率的打印質量肉眼還是能輕易分辨出來的,可見其打印質量的差異之大並非某些文章所寫的微不足道,如果質量之上還是應該選用1440dpi打印,所付的代價就是更長的打印時間和更多的耗墨量。現在應該打印出一張完美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