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數碼相機的成像係統包括鏡頭、光圈、快門和感光成像器件四個部件,其中核心部件就是感光成像器件,它也是部件中價格最為昂貴的,可以稱作數碼相機的心髒。目前數碼相機的感光部件主要采用兩大類光敏元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器件CMOS。和CMOS相比,在相同像素下,CCD功耗大、價格貴,但是CCD光敏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要好很多,因此成為市場主流。我們主要介紹以CCD為成像器件的數碼相機。
CCD分為麵CCD和掃描線性CCD兩類。麵CCD數碼相機的CCD芯片具有拍攝速度快的優點,能拍攝活動景物和適應有閃光燈的環境;掃描線性CCD數碼相機中使用的CCD芯片分辨率極高,但由於存在掃描過程,分辨率越高,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導致這類數碼相機無法拍攝活動景物,也不能進行閃光拍攝。所以,除非隻是用於靜物拍攝,一般應選用麵CCD型數碼相機。關於CCD,有一個用來區分數碼相機檔次的重要參數就是“像素值”,它取決於CCD芯片上光敏組件的數量,數量越多可產生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拍圖片的質量也就越高。所以你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一定要記住,隻能以CCD像素而不是其它什麼指標的像素來衡量數碼相機的好壞。另外,我們經常能看到形容CCD時用分式來表示,比如1/2英寸CCD、1/2.7英寸CCD等。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一般使用小芯片CCD的數碼相機圖像質量相對較好,這是因為從CCD芯片製造工藝來考慮,芯片麵積越小,集成度越高,而集成度高的CCD在原料及工藝上一般更優秀一些。
★ 液晶顯示屏
現在數碼相機大多有彩色液晶顯示屏供取景、預覽和刪除照片,大小一般為1.8英寸或2英寸,少數機型能提供大到2.5英寸液晶屏的視覺感受。雖然通過LCD液晶屏你可以獲得取景、隨時預覽、刪除影像的諸多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便,因為它是數碼相機上非常耗電的一個裝置,4節普通電池一般隻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後的結果),所以對液晶屏的考察主要是對其節能性的考察。目前有一些數碼相機采用了采光式節能型液晶屏,通過采集外界的光源使數碼相機的液晶屏發光顯示圖像,這種液晶屏雖然亮度要差些,但降低了能耗,大大增加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節約了費用,所以在選購時你最好選擇具有這種液晶屏的數碼相機。另外,LCD液晶屏的位置是否可調也很重要,因為如果數碼相機的液晶屏可折疊或可旋轉,則LCD屏幕會給拍攝者更大的取景自由度,拍攝的效果也就更好。
★ 光圈
光圈是數碼相機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物理部件,數碼相機畢竟還是相機,再好的鏡頭如果沒有好的光圈也不會有理想的效果,這跟高級相機裝上低級膠卷也不會照出好照片是一樣的道理。光圈和快門的關係較為緊密,圖像拍攝最原始的質量來自於曝光的控製,而曝光量則受到光圈與快門的雙重影響。在數碼相機的技術規格中,一般應注意它的最大光圈值。越大的光圈設計表示透光率越好,例如8-1/1000sec,表示它的快門可以開啟最多8秒的時間,這樣就適合夜景拍攝,而快門開啟時間越短表示可做瞬間或快速激活的拍攝。好的數碼相機會根據測光的結果等情況自動計算出光圈的大小,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越快光圈就越大,以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所以也比較適合拍高速運動的物體,比如行動中的汽車、落下的水滴等。光圈大除了比較容易使用較快的快門外,另一個好處是比較容易製造景深效果。至於什麼是景深,簡單來說如果主體清楚而背景模糊就是景深淺,反之如果背景也很清楚就是景深很深。光圈越大則景深越淺,越能突出主體的效果,其實大多數廉價數碼相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光圈比較小,很多都在F5以下,因此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很難拍出好的照片,所以你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光圈至少在F5以上的數碼相機。
★ 快門
快門是數碼相機選購時和光圈同等重要的物理部件。快門的速度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各個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某個型號的數碼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隻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並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麵。通常普通數碼相機的快門大多在1/1000秒之內,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的日常拍攝。快門不單要看“快”還要看“慢”,就是快門的延遲,比如有的數碼相機最長具有16秒的快門,用來拍夜景足夠了,然而快門太長也會增加數碼照片的“噪聲”,就是照片中會出現雜條紋。另外,主流的數碼相機除了具有自動拍攝模式外,還必須具有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光圈的大小,然後相機根據環境光線和曝光設置等情況計算出光門的大小,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照靜止物體。而快門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快門的速度,然後數碼相機根據環境計算出合適的光圈大小來。所以,快門優先模式就比較適合拍攝移動的物體,特別是數碼相機對震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使輕微地晃動相機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在實用長焦距時這種情況更明顯。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你最好選購具有這幾種模式的機型以保證拍攝的效果。
★ 閃光燈
閃光燈是在室內或低光環境下拍攝時用於照明的設備,它的類型因數碼相機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數數碼相機都不能外接閃光燈而具有內置的可調節閃光燈,但內置閃光燈與外接閃光燈裝置相比照明範圍非常有限,其平均照明還不到10英尺,因此閃光燈的控製模式就顯得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數碼相機的閃光燈的控製模式有:Off/On/Auto、Red-Eye Reduction、Flash Sync、Hot Shoe等幾種。其中,Off/On/Auto是數碼相機中最基本的閃光設置,即閃光燈一直關閉或打開,Auto則是自動閃光;Red-Eye Reduction(防紅眼) 模式是用於減小或阻止圖片上人物像的紅眼出現;而Flash Sync(閃光與快門同步裝置)則可用於連接附加的閃光裝置,以提供足夠的照明並與快門同步,當然,很多數碼相機除有Flash Sync外,還具有傳統的閃光裝置,如自動閃光;最後說一下Hot Shoe(熱靴),該模式也是用於添加額外的閃光設置,同樣,很多數碼相機同時具有傳統的閃光燈和Hot Shot功能模式。總結一下對閃光燈的考察點就是,功能較好的數碼相機應可支持多種閃光燈控製模式,如果經常拍人物照,則一定要選擇有消除紅眼功能的數碼相機,以防拍出來的人眼一個個都像兔子眼睛似的,這方麵和普通相機的要求是基本一樣的。
★ 存儲介質
存儲介質是數碼相機的另一個重要部件,一般可分為內置式和可移動式兩種。內置存儲介質是與數碼相機固化在一起的,它的優點是一旦有了數碼相機就可拍攝,而不需要另配存儲介質;不足是一旦存儲滿後,必須輸入計算機釋放出存儲空間後才能再拍攝。可移動式存儲介質是隨時可裝入或取出的存儲介質,存儲滿後可隨時更換。另外,也有一些數碼相機既有內置式存儲介質又有可移動式存儲介質,所以相對來說比較高檔。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碼相機大多是采用可移動式存儲介質,主要有軟盤、PC(PCMCIA)卡、Compact?Flash卡和SmartMedia卡等幾種。毫無疑問,存儲介質的容量越大越好,這是因為存儲容量越大,數碼相機就能拍越多的照片而不用輸出。當然,一味通過增加存儲介質的容量來提高相片的存儲量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要知道存儲介質的價格比較昂貴),用適當的壓縮格式可以在存儲介質或相機存儲器中保存更多的照片。不過,采用的壓縮比例越大,圖像的失真度也會越大,特別是在照片被放大以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如色彩退化、陰影和高光區域分離、邊緣與細節區域效果不明顯等效果。一般來說,同樣的存儲介質容量,采用JPEG格式能存儲更多的圖像及較低的圖像質量,而采用TIFF格式則能獲得較高的圖像質量,但存儲照片容量則最少。現在市場上絕大部分數碼相機都配有16MB容量的存儲介質,足夠連續拍攝幾十張照片,但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最好配備32MB以上容量的存儲介質。
★ 電池
電池也是數碼相機的關鍵配置,目前主要有堿性電池、充電式鎳氫電池、充電式鋰電池、外接式電池和AC交流電等幾種,其中充電電池包括散裝的鎳氫電池、柱狀的鋰電池和外接式電池三種。數碼相機大多是用4節五號電池,一般隻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後結果),低檔的更是10張都不到就沒電了,所以數碼相機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考察產品所配的電池。這主要考察電池的存儲能力,也就是電池的性質和支持時間。數碼相機使用的電池類型一般可分為專用型和通用型兩種:專用型通常是鋰電池,性能好、拍攝時間長、利於節約拍攝成本,但充電、維護較麻煩,而且購置備用電池的成本也較高;相比之下,通用型電池比較適合家庭用戶使用,比專用鋰電池容易置備,特別是鎳氫電池,因為沒有記憶性,所以也能進行反複充電而且售價便宜(進口牌子4節電池大概在500元左右,國產的如“超霸”4節電池加個充電器隻要100元),還比較超值。總的來說,由於數碼相機的耗電量比較大,尤其是使用液晶屏取景拍照更加費電,因此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你可以多考慮相機是是否配套外接電源,是否帶有充電器或者可充電電池。可充電電池是選擇專用鋰離子電池,還是選擇通用鎳氫電池要根據你的數碼相機使用量大小來決定,不過現在絕大多數中、高檔數碼相機都在使用專用電池,這將成為一種趨勢。最後,你還要特別注意數碼相機的節能性,省電的機型可以相對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從而進一步降低電池方麵的開銷。
★ 輸出接口
數碼相機拍攝的圖像一般需要送至電腦中進行處理,因此數碼相機都有輸出接口但采用不盡相同的傳輸方式。現在主流的傳輸方式主要有3.5英寸軟盤、可移動式存儲器、紅外線端口(IrDA)、串口、並口以及USB接口等幾種。目前家用的數碼相機一般都采用標準為RS-232的串口輸出,並幾乎都帶有視頻輸出接口,可在電視機上欣賞所拍攝到的圖片,這種端口的優點是通用性好,缺點是速度較慢;並行端口也是數碼相機中使用比較普遍的端口,它的傳輸速度比串行端口快,但比USB端口要慢;相比之下,USB端口比起串行端口、並行端口的傳輸速度都要快很多,但它對機器性能的要求要高一些,不過好在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586級以下的“原始機器”了。另外,還有一種紅外線端口(IrDA)被用於某些數碼相機上,這種端口使用的是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來完成傳輸任務,它可以不通過線纜就能傳輸圖像,前提是你的計算機也要有紅外線接口而且你必須忍受其巨慢的傳輸速度。至於,現在開始出現的最新標準的高速串行口IEEE1394,雖然接口速度極快,還可以在上麵傳視頻,但采用的數碼相機還比較少,而且貴得驚人,所以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如果你在選購數碼相機時要考察其輸出端口,最好選擇既具有USB端口,同時還兼有並行或串行端口的產品,有道是有備無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