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拍片累了,坐到電腦前,泡一壺碧螺春,燃一根紅雙喜,將拍來的照片做一做,會別
有趣味。比如說“複合影像”,在電子暗房裏做起來,不僅比傳統暗房容易得多,而且意趣盎然,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都碰巧起來,說不準還能救活了一幅原本平庸的照片。因此,很值得試一把。
延中綠地
健身器邊,來了一位
可愛的姑娘,學著那些晨練的老人,拉起健身器,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男友在遠處高興地看著她玩。不過,年輕人有的是各式各樣的樂,僅一分鍾就玩膩了,遂與男友攜手共遊它處。這一分鍾,我在附近用奧林巴斯C-5050拍了兩張。回家後在
屏幕間翻看時,覺得這姑娘在器材邊拉來拉去,顯得很單調,但中間的鐵杠,讓我覺得做“複合影像”會很容易。說做就做,我把兩張照片都切割到健身器鐵杠的中間部位,然後將其中一張鏡像翻轉,再拚接到前一張上去。因為中間鐵杠十分規格,不容易露餡,但若是其它相互不同的場景對接,可要仔細修飾了。接好後,左右倆姑娘神態姿勢相同中略有變化,相諧相襯,取一體育式題名——《雙人動作》,LOOK,OK!
《車水馬龍》是原來的老照片,細看下,覺得將兩個女孩置於《車水馬龍》這樣的題目中,還是單薄了一點。於是,按上述方法對照片進行簡單手術,將原照片裏兩個女孩的部分複製,並將鏡像翻轉,然後仔細拚合到原來圖像的右側,上下對接到位,也就做成了新的複合影像了。這樣一來,畫麵顯得比較熱鬧,“車水馬龍”的味道也稍微濃鬱了一些,與原照片相比,似乎有了新的模樣。
曾經,有個外國攝影師,他不管拍什麼,總是拍兩張,然後將符合自己胃口的照片做成複合影像,並且出了好幾本這樣複合影像的畫冊,從而讓人們了解他獨特的攝影方式,進一步試探理解他複合影像形式感後麵的深意。
當然,我隻是鬧著玩,“老有所樂”而已,當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