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92年開始有意識地拍攝昆蟲,在付出無數心血和汗水後,累積已拍有昆蟲反轉片和負片作品逾千幅。現把我多年的拍攝心得與大家交流如下,並誠求方家教正。
一、 選好器材
1、 照相機
昆蟲細小,且動作變化快,拍攝時宜用移動靈活、對焦快捷的135單反機,帶自動曝光及連拍功能的更佳。
2、 鏡頭
具自動兼手動對焦功能,有大光圈的專業微距鏡頭為首選。但要注意勿選大口徑的微距鏡,因其不能配合使用微距環形閃光燈。手頭無專業微距鏡的,也可將標準鏡頭倒接使用,或用近攝接圈加標頭拍攝,效果都不錯。最簡單是使用近攝鏡片,雖然象質稍差,但經濟實惠,且拍攝起來方便靈活。
3、 閃光燈
最好使用微距環形專用閃光燈,沒有的也可用離機同步閃光或用反光板反射的方法,目的是模擬自然光,消除陰影。切記不能使用機頂燈直射拍攝。
二、 抓準瞬間
一幅成功的昆蟲作品,大多表現了昆蟲最精彩的動態瞬間。什麼是最精彩的動態瞬間呢?這就需要我們去細心觀察,反複比較,從大量失敗的習作中提煉出精品來。我拍小金龜(甲蟲)時,拍了其覓食、爬行、飛翔等多種動態,都覺得不理想。後經反複觀察和比較,我認定它離地起飛的刹那是最精彩的,便抓住一次機會,把小金龜起飛前,後腳仍在蹬樹葉,而前腳已騰空,四隻翼在抖動的瞬間拍攝下來。這張作品贏得了大家的稱讚。
昆蟲世界中的弱肉強食現象,也是值得拍攝的精彩鏡頭。蜘蛛追捕草蜢,草蜢垂死掙紮;螞蟻圍剿甲蟲,甲蟲寡不敵眾。隻要我們留心觀察,這些有趣的場麵是不難捕捉到的。
三、 拍攝參考
要清晰凝結被攝體,需使用大光圈,快門速度1/250秒以上,不用腳架,便於移動抓拍;要拍出動感,則用腳架,快門速度1/60-1/125秒。若逆光,需閃燈補光。如隻有手動相機,可支腳架,並利用“陷阱對焦”抓拍。
1、中距離(1-3米)拍攝。135單反機,點測光,自動對焦,200-600mm變焦鏡頭。
2、近距離(0.5-1米)拍攝。相機同上,鏡頭改用80-200mm大光圈專業鏡頭加2倍增距鏡和近攝接圈。
3、微距離拍攝(0.5米以內)。相機同上,鏡頭最好用100mm左右1:1微距鏡,必要時加一個2倍增距鏡。若無微距鏡頭,可以50mm標頭倒接或標頭加近攝接環(近攝鏡片)。微距拍攝不宜自動對焦,隻能手動。
遠距離(3米以上)拍攝需用600mm以上鏡頭,且難度大,不適合大多數影友拍攝,這裏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