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如何建立觀察層,那麼解決色相和飽和度不統一的情況就要簡單多了。如果是飽和度不統一,我們就建立兩個飽和度圖層,一個增加飽和度,另一個降低飽和度。然後反相蒙版,用畫筆工具結合透明度進行塗抹。
我在文章的開頭說了,人像皮膚後期分為兩大模塊——修飾和調色。上麵我們說完了對皮膚的修飾——"三個統一和一個加強”。現在再說說皮膚調色的問題。
再我們還是小白一枚的時候,總會被前輩們這樣教訓:你的膚色調的不健康、調的太詭異、調的太冷、太蠟黃、太綠像中毒……
這樣的批評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但當我們惴惴不安請教前輩怎樣才能調出正確的膚色時,前輩往往負手挺胸,以四十五度角仰望蒼芎,淡淡吐出三個字——憑感覺。
這就苦煞了我等小白,一來是自幼沒有接觸過任何關於素描、油畫、國畫的訓練。二來沒有一塊經過專業較色儀校正過的顯示器。就算你真的擁有驚人的天賦,在顯示器的色偏下都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那麼問題來了,除了“憑感覺”這種玄乎的方法,有沒有一個經典的規律,來為我們在膚色的調整過程中保駕護航呢?
答案是,有的。
我們常用的空間模式無非是RGB(電子顯示器顯示)和CMYK(印刷品顯示)這兩種。
在RGB模式下:
我們都知道人的膚色主要是由紅色和黃色組成,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RGB色彩空間中,膚色裏麵的紅色多於綠色,綠色多於藍色。從色值上表現為R>G>B。
其中,三種色值整體會因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黑人、白人、黃種人的本質不同產生相應的變化。但總體不會違背R>G>B這個規律,不信你可以現在就拿出一張自己喜歡的人像攝影作品,用習慣工具查看色值。(別拿張黑白或阿凡達的照片來跟我抬杠啊)
在CMYK模式下:
在照片需要打印輸出的情況下,我們再在RGB模式下查看色值,難免會有所偏差。但是在CMYK模式下也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參考這個公式:C < M < Y(K代表黑色,不必理會)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人的膚色中黃色最多,紅品色次之,青藍綠色最少。雖然說這個公式可以幫助我們在調整時做個參考,但我們也需要明白。如果Y值太高,超過M值很多,代表我們的膚色會偏黃。如果M值太高,甚至超過Y值,那麼膚色就會偏紅。
最後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圖片的亮部和暗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吸取的色值。當我們吸取色值作為參考時,盡可能選擇亮部與暗部的過渡部分。
太繁瑣的東西我們淺嚐輒止即可,主要記住R> G > B和C< M < Y這兩個公式就行了。
這是素材圖的RAW高清原圖,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動手試一試。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dFsSlbz 密碼: bp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