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防抖技術
高檔專業攝錄機上多采用光學防抖動係統,它是通過一種搖晃感光器檢測出攝錄機的多棱鏡,利用鏡片浮動原理產生穩定的效果。由於光學防抖係統價格高、體積大,所以小型數碼攝錄機很難采用。針對小型數碼攝錄機製造廠商們開辟了新型的電子防抖技術。早期的電子防抖技術是將CCD輸出的抖動視頻信號,存儲在視頻場存儲器,然後改變存儲器地址,重新由新地址讀出視頻信號,從而消除了圖像的抖動。這種存儲器式的電子防抖技術的缺點是由於場存儲器體積大,因此不適宜用於小型掌中寶攝錄機。新一代電子防抖係統采用較大光電耦合CCD器件,擴大受像麵積,增加掃描線路,然後取中間掃描部分為主要圖像,其餘周邊的圖像則作為防抖動產生的運動空間,從而達到良好的防抖效果。也有的是采用從視頻信號中檢測出圖像的抖動,按照消除抖動來控製CCD的掃描範圍,從而獲得穩定的圖像。
二、變焦麥克風技術
攝像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當鏡頭由近推向遠處的某個人物時很難收拾取到響亮、清晰的聲音。這是因為大部分非專業攝錄機使用的是受話角度比較大的麥克風。專業攝錄機采訪距攝錄機較遠距離的人物時,往往從攝錄機連接指向話筒,然而指向話筒價格好幾千元,顯然低檔攝錄機配置不合算。
因此攝錄機製造廠商們在新推出的部分小型攝錄機上使用了變焦麥克風技術。變焦麥克風的工作原理簡單地講,就是在攝錄機上裝上與變焦鏡頭同步操作的可變拾取聲音角度寬窄的麥克風,這種麥克風隨著攝錄機鏡頭由近推向遠處,同時控製麥克風拾取聲音的範圍由寬變窄,更集中地錄製遠處單個目標的聲音,仿佛遠處某個目標的聲音由輕到響,似乎拍攝者逐步向目標靠近。
三、逆光拍攝補償技術
在雪地中的拍攝,在強烈陽光下的海灘拍攝,在背景中穿著絲綢或合成纖維縫製的閃亮服裝人物的拍攝,以及在拍攝背後有光源或給背景明亮的人物拍攝時,專業攝像師往往采用手控光圈調整,自動光圈在逆光下拍攝是拍不出對比度合適的清晰主體人物的。考慮到拍攝者的快捷、方便的操作,許多新型攝錄機設計、安裝了逆光補償功能。逆光拍攝補償技術通常是在攝錄機上設置逆光補償(BACK LIGHT)鍵,在逆光拍攝時啟動該鍵去控製光圈比正常值增大,從而使處於逆光中的人物、景物清晰、明亮。
四、紅外線夜視技術
在全黑的環境中進行拍攝,拍攝人眼睛都不能分辨的景物與人物,專業攝像往往要攜帶學生的蓄電池與閃光燈。為了方便漆黑環境下的拍攝,攝錄機製造廠商們把紅外線照射技術應用在了攝錄機上。在昏暗的環境中攝錄機會發射出一道紅處線光束去照亮景物與人物,使攝錄機拍攝出比較清晰的畫麵。當然圖像質量不能十全十美,有些攝錄機配合慢速快門開關的使用,會使圖像質量提高些。
五、黑擴展和黑壓縮技術
攝錄機的這種黑擴展技術是隻增加暗處的細節和灰度層次,而不影響亮處的圖像;而黑壓縮是隻提高暗處的對比度,而不影響明亮處圖像對比度。黑壓縮特性隻對低於對比度40%電平的信號有影響,而高對於對比度40%電平的信號無影響。由於數字攝錄機采用了DPS數字信號處理大規模集成電路,因此對於黑擴展和黑壓縮的部位運算準確、速度快、效果好。考慮到電視信號數字量化噪聲,對於增加黑擴展電路的攝錄機增加量化比特數更好。
六、CCD的疵點補償技術
在拍攝的畫麵中出現針眼似的小暗點、小白點,或者是垂直亮線(IT型CCD經常表現為整場亮線,FIT型CCD則常見為半場亮線),一般來講是由於CCD的疵點所致。
不論是數碼相機還是數碼攝錄機都希望所采用的CCD光電感光器件上疵點越少越好,但是CCD製造過程中完全沒有疵點很難做到,CCD使用過程中個別像素的受損失效造成疵點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CCD的疵點補償技術因運而生。數碼攝錄機的CCD疵點補償電路稱作LPC(Leaking Pixel Correction)。它將攝錄機CCD中每個像素與周圍像素與其他兩路相應的像素進行比較,當發現某個像素信號不合格時,就用周圍像素的平均值代替,從而克服了CCD疵點對圖像質量的劣化。
專業高檔攝錄機對於出廠時檢測出的CCD疵點,通過確認位置,然後寫入一個ROM(這個ROM一般都放在攝像機CCD組件的NR板上),最後通過控製CCD的讀出時鍾來屏蔽掉疵點。
受激光束照時往往使CCD光感器件上產生疵點,因此攝錄機使用時,特別是在一些為了渲染氣氛而采用激光晃動的舞台演出時拍攝,應安裝特定的濾光片以防止攝錄機的CCD灼傷而產生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