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眾手拿搖控器以5秒一換的速度尋找自己喜愛的節目時,步入新世紀的電視傳媒正在悄無聲息地醞釀一場新的革命的到來——頻道專業化。
電視頻道專業化是當前電視界立足與發展,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它是指按照一定的劃分標準(或節目內容,或電視觀眾等)對現有的綜合性頻道節目進行歸類重組和劃分。重組的節目內容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由此導致專業頻道的收視群體集中化、固定化、廣告特色化。
近年來,伴隨著頻道節目對經濟、娛樂、生活和教育等領域的深入關注,欄目專業化正帶動著頻道專業化的發展。就象電視節目必然走專業化道路一樣,頻道專業化是中國電視發展的必經之路。自打電視進入千家萬戶的那一天起,它就“無情”地占據著人們8小時以外寶貴的時空。而電視頻道也在十幾年間經曆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過程.電視作為“主導意識形態”支配人們思想與生活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這種變化帶來的是“上帝”角色的轉變,既“以觀眾為中心”取代“電視為中心”。過去,全家人圍著電視“等”節目,而今天的觀眾對30個以上頻道有著自主選擇權。
現在,我國已經在頻道專業化方麵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象上海電視台的紀實頻道,北京電視台的青少頻道,長沙電視台的女性頻道等都辦得較有特色,央視也打算在今年開辟新聞頻道和少兒頻道等。但是是否有人想過開個DV頻道呢?
就目前拍攝資源而言,沒有哪一家電視台攝像機的數量能趕上當地觀眾手裏的攝像機,甚至全國電視台攝像機的總和,也未必能趕上北京市民和上海市民手中DV機的數量。據旅遊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每10個出國旅遊人當中,就有3.2人攜帶DV機。北京一家以經營錄像帶為主的公司老板告訴我們,99年專業錄像帶和DV錄像帶賣出的比例是87比1,2000年是87比106,2001年是87比292,2002年是87比375。可見DV機的發展速度之快,使用的人員也是逐年激增。
我本人對周圍擁有DV機的人也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每百人中,曾經使用過DV機拍家庭錄像的占96%,專業為他人拍攝婚慶錄像用於經營的占2.2%,獨立製片人用DV機拍的節目提供給電視台播出的占1.8%.那麼用於家庭拍攝的這部分人都拍什麼呢?有一項問卷調查顯示:67%以上的人是旅遊風光,23%的人拍自己的家庭成員,5.6%的人拍社會活動,3.7%的人拍寵物,隻有0.7%的人關注社會問題,如著火、事故、鄰裏糾紛等。
在DV機的使用群體中,還有一部分人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社會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就北京市而言,幾乎所有的司局級單位和一部分處級單位都有DV機。一些公檢法、紀委、監察部更是裝備到科室。一個比較好的物業管理部門,甚至把DV機象DVD一樣裝配到每個小區。我的一個鄰居,有一天他們一家三口請我做裁判,看他們三人拍攝製作的電視節目,誰的最好。原來他們一家要給北京電視台的家庭錄像欄目投稿,選題是“我的父親母親”。盡管他們拍的內容、角度不同,但DV機的來源頗有趣:爸爸借的是機關管理處的、孩子用得是自家的、媽媽用得是娘家(弟弟)的,可見DV機的普及。
DV能夠有如此廣闊的普及群體,是有其內在與外在的雙重原因的。客觀上講,DV輕巧方便,電池用時長(通常2—3小時/塊),攜帶與拍攝都省事省力,並且能夠達到電視台播出的一般標準(這點是DV攝製普及的最基本要素); 大部分DV的價位都在1—2萬元之間,這使許多以往為了昂貴設備疲於奔命的低成本欄目能夠順利地維持與發展。DV的另一優勢是能夠很方便地與任何檔次的非線性編輯機相連接——甚至最一般的個人家用電腦。在孕育媒體人才的搖籃——北京廣播學院,使用DV&個人電腦來製作和編輯簡單的短劇與專題節目已經成為時尚。許多有剪輯編輯節目愛好的學生用自己的一台奔三或奔四電腦做基礎,有可能的話把硬盤搞得大一些,然後花上1、2千元配上視頻采集卡和1394線,就可以輕鬆地“幹活”了。
當然DV的缺點也還是有的。由於DV設置簡單,DV愛好者大都自覺不自覺地把攝製檔位放到“AUTO”(自動)上,這使得很多沒有接觸過專業機器的人在用了很長時間DV攝象機後仍然對專業攝影的掌握一知半解。另外,DV的使用在許多場合下都不很適宜,記者手持幾年前還被人們用來拍攝家庭錄像的DV來參加一些重要場合(領導人接見,產品新聞發布會)的節目攝製,主辦方容易產生自己“不受重視”“對付事”的誤解——畢竟大機器的氣勢和氣質在外形上更勝一籌。但總體來講,DV的專業優勢還是多與其劣勢的,相信一些小的心理和技術上的問題會隨著技術和觀念的更新而逐漸消失。
如此多的DV機,帶來的就是DV欄目的不斷湧現,鳳凰衛士的《DV新時代》已經開辦2年了,播出了許多節目。北京電視台的《家庭錄像》有4年的曆史,《法製進行時》更是個日播節目,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隨身攜帶DV機跟蹤刑事案件的突發現場,以便紀錄第一手珍貴資料。湖北電視台、上海電視台、遼寧電視台也在不同時期開辦過DV欄目,進行DV大賽評獎。全國甚至有一半的市級電視台在部分使用DV機進行新聞采訪和節目製作。越來越多的DV人,越來越多的DV影像資源,要求我們對能否開辦DV頻道進行探討。
首先,頻道的開辦是由欄目組成的,而各省市台開辦欄目又都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頻道中的欄目,都是大同小異,關鍵是把DV人拍得DV作品引導到相對位的欄目中。在DV頻道中可以開辦如下欄目:《處女作》、《DV節目點評》、《DV人》、《我的最愛》、《家庭幽默錄像》、《DV在旅途》、《DV俱樂部》(類似體育沙龍,肯談國際國內老百姓關心的事)《DV視點》(關注法律、法規、民事糾紛等)。但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在開頻道之前,要有一些培訓,尤其對社會上的DV人,要從選材和拍攝製作上加以培訓。
其次,在全國範圍內,也可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征集DV作品的活動,尤其征集的作品要細化,如:《家庭幽默錄像》、,《DV在旅途》、(旅遊類專題節目)等。前期可伴以評獎活動,對較好的節目除評獎播出外,還應在稿酬上給以適當的關照。比如現在的《星空衛視》頻道,對家庭滑稽錄像的收購價格為500元每條,每次在評出一個2000元的特別獎,極大地調動了DV人的積極性,現在每期節目中,已能看到2—3個中國DV人拍到的片段。而過去的節目百分之百都是外國人在生日聚會,婚慶郊遊時拍攝的家庭幽默錄像片段。
第三,還應有一支DV專業隊伍。初期一定要在電視台選人,這些編輯記者除了組織欄目外,更重要的是拍出一批好的節目或係列片。如鳳凰衛視去年組織播出“我的父親母親”係列時,觀看樣片階段的幾期節目,都能用專業人員去做。這樣即可以提高節目質量,又能有充足的備播節目。而有的欄目,就隻有專業人員去做。比如《DV俱樂部》,《DV節目點評》等。但社會上的DV人仍然要在DV頻道上唱主角,隻不過要有一個培養過程。要打造一個好的培養平台。
頻道專業化是國際化傳媒的大趨勢,現在國際上已有“音樂頻道”、“卡通頻道”、“T型台頻道”、“汽車頻道”等專業化層次十分細致的頻道,並且還在加快其他娛樂和職業領域中電視節目專業化的速度。總之,DV頻道的開辦已勢在必行。A省不開,B省C省就會開,因為中國的DV資源太大了。這就看我們從事電視行業的人,有沒有這個膽量,有沒有這種策劃和組織能力。我認為,誰先抓住這個機遇,誰就捧到了一個金飯碗,誰就會在中國這個電視航母上,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