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數碼攝像機已不是什麼新鮮玩藝。使用數碼攝像機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同一部數碼攝像機由不同的人來拍攝,拍出來的效果肯定大不相同。通常我們外出旅遊,拍攝回來的影帶自己總不會很滿意,但又說不出差在何處,應如何改善。當然,要一個業餘攝像者拍攝出專業攝像師水準的節目並不現實,但是隻要我們稍加留意,多學習一些拍攝技巧,還是能夠為自己所拍攝的節目添色不少。
保持畫麵穩定
這是每個攝像者特別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業餘愛好者與專業攝影師之間的差距所在。畫麵不穩定,令人的視線無法集中,往往覺得頭暈目眩,再高的分辨率也是徒然。
相對水平方向的顫動,垂直方向的上下顫動更讓人難以接受,避免畫麵顫動的最好方法是使用三角架,可當我們外出的時候未必能隨時使用三角架。這時,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一是拍攝的時候用兩隻手緊握機身。別以為數碼攝像機很輕,一隻手就能很穩定地拍攝。要知道人體的肌肉在用力和緊張的時候都會顫抖,這種顫抖是無規律的。用兩隻手握住數碼攝像機可以比較穩定的原因並非兩隻手減輕了負重,而是兩個手臂握住同一物體的時候由於兩臂抖動的不相關性而互相抵消了一部分,從而減輕了抖動。第二個方法更加有效,就是盡量避免使用長焦距而改用廣角鏡頭。因為焦距越長視角越小,輕微的晃動就會令畫麵顫抖得很厲害,而廣角鏡頭視角很大,即使較嚴重的晃動都不易覺察到。當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時候,你幾乎可以不考慮畫麵顫動這回事。
雖然有些數碼攝像機具備畫麵穩定功能(包括用光學和電子方法的設計以及用電子方法的設計),不過當打開了電子畫麵穩定開關後,畫麵的質量會有所下降,看起來有些怪怪的。所以在用較長焦距拍攝時,最好還是使用三角架。
合理控製曝光
雖然數碼攝像機有先進的自動曝光控製,但如果千篇一律地使用自動曝光,便會使拍攝的畫麵缺乏應有的表現力。比如拍攝燭光晚餐,如果使用自動曝光,就會因為數碼攝像機有很強的拍攝黑暗畫麵的能力,導致畫麵很亮,完全沒有了燭光晚餐所追求的浪漫情調,破壞了畫麵的意境。所以在不同的場合應當使用不同的曝光以拍出符合拍攝意圖的畫麵。
多運動,少變焦
因為數碼攝像機都有變焦鏡頭,因此很多人喜歡在拍攝時一動不動,將鏡頭焦距忽遠忽近地變來變去。其實這種頻繁變焦的畫麵是最令人生厭的。如果要想畫麵能夠比較生動,就應當圍繞著拍攝對象或走動或蹲下或舉高,讓鏡頭的視點時常運動和改變,以多個不同角度拍攝。為了能夠在鏡頭運動的時候保持畫麵穩定,應該盡量使用廣角鏡頭。
合理設置光圈和快門速度
很多人以為隻有照相機才需要選擇快門和速度,其實數碼攝像機也一樣需要。光圈決定了拍攝畫麵的景深,而快門速度一方麵要與光圈配合,另外一方麵也要根據拍攝對象而進行調整。當拍攝對象快速運動的時候,如果快門速度太慢,影像就會相對模糊,在定鏡的時候尤為明顯。因此在拍攝高速運動對象的時候,應盡可能手動設置較高的快門速度。如果使用高速快門的同時又手動設置了光圈而導致曝光不足,數碼攝像機通常會自動提升CCD增益(Gain)去彌補(就像提高數碼相機的ISO一樣)。
合理設定白平衡
數碼攝像機都有自動白平衡設定功能,一般的拍攝環境都能應付自如。但如果須要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比如讓燈光呈暖色調),就須要手動改變白平衡達到滿意的效果,而如果希望在任何時候都能夠準確地表達白色,就要用拍攝白紙的方法自行設定。很多數碼攝像機都可以手動設定白平衡色溫,或者以白紙作參照物進行白平衡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