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其實很簡單,想學習的話隻要跟著王琦的幾本書和教學光盤學習學習就可以有一定的基礎了,其實有很多的命令裏麵都有比較詳盡的解釋,初學者可以花上一些時間來看看光盤,然而真正想從一個初學者到一個能做出一幅像模像樣的效果圖的話,那就不是看看幾張盤那麼簡單了,它要牽涉到諸多的問題:
建築結構;
建築材料;
色彩感覺;
構圖;
燈光;
渲染;
後期。
這幾個部分導致了許多的效果圖看起來很不舒服,而在我看來,有些是設計上的問題,有些是表現的問題。
而建模者所接觸最多的可能就是圖紙,室外效果圖跟室內效果圖就不太一樣,室外建築裝修圖紙基本上什麼材料,包括顏色都會標得很清楚,所以做起來大江南北基本都是一樣的,而建築設計圖紙就不同了,有的可能隻是有個大樣在那裏,或是根本沒有什麼細部,其餘的很多東西都得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做,比方說,玻璃窗的形式,設計師做的時候可能就沒有仔細去斟酌,在做效果圖的時候,如果建模就完全按照圖紙來的話,效果可能就很不好,而且大家要記住一個定律:一個方案,如果中標的話,是因為設計得好,如果沒中標的話,就是效果圖畫的不好;所以對圖紙的理解很重要。
下圖是我用來考查應聘者建模能力的一個模型,這是日本的一個地下入口造型,感覺很優美,要求是做得跟它大致上要一致,這種造型的地下入口國內已經有了三個了,一個在雲南,一個在山東,一個在遼寧,大家看看,是不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把它做出來?
(聲明:照片隻是提供給我們參考用的,版權歸設計方所有)
這是一張截圖,另附一個ZIP文件,內含貼圖及MAX文件,大家先研究研究,後麵我再說說製作的步驟!
相關文件:下載
(一句老話:此方案版權歸設計者所有,本人擁有對模型的完全版權及渲染圖的版權)
這是上一步驟的圖片說明,是在PS裏做的,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其實在學校裏老師也是這樣教的,教會你一個方法,而不是具體的如何去操作:
第一步,我們先分析一下這個東西,大家可以先看一看照片,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切片,我們可以先把一個球體拉成一個相應的形狀,用FFD也可以,用縮放工具也可以;然後呢,我們就把球體多餘的部分“切掉”,這樣的話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大致的形體,我們下麵的工作就在這個上麵開展了。
第二步:有了這樣的一個形狀,我們再參考一下照片上的那個形態,那麼下一步就是把模型上的玻璃體與鋁板分離開,這個時候我們隻有用布爾來分割它,注意: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用布爾的;
在用布爾運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布爾運算有這樣兩個屬性見下圖,這樣的話,我們就得到了相應的玻璃體與鋁板基座。
第三步:在得到玻璃體與基座以後,我們下麵的步驟就是要給玻璃分脊背了,我們注意到它的分割與球體本身的經緯線幾乎沒有重合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它做比較適合的分割線;
玻璃體的分割線有兩個部分,一道橫向的,一道縱向的,其實我們如果仔細觀察照片就可以發現,其實這的結構還是很簡單的,橫向的線條分為內外兩條,內線是結構支撐柱,外線是玻璃的分縫,縱向的線條隻有一條,就是用來連接橫向支撐結構的,我們隻要把這幾條線條做出來的話,玻璃體就基本上完成了。
下麵我們就來開始給玻璃分縫了,我們要用到一個命令,是在create shape裏的section命令。
用這個命令時要注意我畫黃線的命令,在移動了section物體後,用create shape後,我們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線條了,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用section這個命令時要將其它的物體隱藏掉,不然的話就會create很多的shape來。
第三步還沒有結束,當我們用section得到了所有的線條後會發現我們得到的僅是外輪廓的線條,內部的線還沒有得到,其實我們用一個outline或是scale不就可以得到了嗎,然後我們或給shape們一個厚度,或是做loft,還是bevel profile,就隨便你了,其實裏麵的結構有個意思就行了,沒必要做得太考究。這個時候我們的玻璃體就做得差不多了。
第四步:做基座。
在我們已經做好了玻璃體之後感覺好像已經快要大功告成了,其實不然,我個人認為最複雜的部分才剛剛來到,下麵請仔細觀察我們的這張圖片,然後再看一下你建出來的模型,你會發現什麼?
原來我們布爾過的球體隻有一個麵,而我們要做的基座是一個實體,這可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