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是室外每隔一個小時就調一次色溫,那你就會真吃大苦了。老手是很少去調白的,比如拍武打電視劇的台灣攝影師, 他們從來不調白,就打預置。甚至他們很少去看監視器。道理其實簡單,如果你每個小時都要調白的話,那麼從淩晨到正午直至傍晚,色溫的變化就沒有了,也就是說人主觀上的時間軸就消失了---分不出中午和傍晚了。而且他們拍時裝電視劇經常用200K或者4300K的預置去拍日光戲,這樣出來的是偏藍的調子,顯得得幹淨且時尚。
對於色溫預製,新出的高級機種采用了雙濾鏡係統,也就是色溫濾鏡和灰鏡分開設置,比如你說的鬆下新推的 AJ-HDC20A或者27F的色溫設置和sony的新款機器都分別是:直通,3200K,4300K和6400K四片。灰鏡也有四片灰度的設置。注意它已經取消了5600K的設置。換成了4300K和6400K。不知道這個廣院的老師講沒講過。如果還按以前的3200k和5600k講,那就有點跟不上形勢了。調白理論知道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嚴格的按照那個進行。否則會陷入教條。
但有一種情況,就是打光高低色溫都同時出現的時候,或者是需要顏色微調的時候,需要調白,這時候就需要經驗和理論知識了,我一般是任意找一個反向的顏色進行調白,這可以是任意的物體或者他的陰影,顏色多為高級灰,很微妙。調整完了也變化不大,隻是色相有微妙的變化。這種拍攝情況其實遇見很少。色板是完全可以不用的。色板的設置還不如現場的顏色變化多。
從新款機器的配置說明了美學認識的提高。如果完全的追求顏色的“還原”是背離美學的。我們所看到的所有顏色上有突出效果的電影,一律是偏色的。而且偏的還不是一點半點兒。比如大家以前經常說到的《天使愛米麗》是偏綠味兒的。從國外的平麵攝影就可以看出來, 也是一律偏色,但是偏的很微妙,很美。這歸功於後期的處理。
電影攝影一般不在前期拍攝去進行顏色的調整,完全是後期的配光。這可以是傳統的濾鏡配光,也可以數字配光。電視劇由於受時間和資金的限製,所以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把顏色調整好了。如果是做數字電影的話,我建議用預置拍攝甚至自動白就可以了,後期再進行顏色的調整。如果是要轉膠片的話,那麼顏色的調整基本就交給國外就可以了,他們調得比國內出色的多,把精力隻放在剪輯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