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pus ProCoder 2.0參數設置
首先,最重要的目標
格式的參數,以
DVD-PAL為準:
*Destination目標,就是設置
壓縮後的
文件名稱以及存放
位置,另外就是Total Bitrate總碼率,是所有的
視頻流和
音頻流相加的總的碼率,VCD/SVCD/DVD標準有嚴格的
限製!
*Taget File Splitting目標文件分割,可以按照時長或大小分割目標文件
*Basic Settings基本設置:
Format格式:DVD/SVCD/VCD,沒什麼可說的,如打算對所有參數進行調整,可選自定義User Difined,但要注意目標文可能存在兼容性的問題
Video Standard視頻標準:就是PAL/NTSC,也就是所謂的P製和N製啦,對於我等來說,P製的好處是分辨率高,N製的好處是閃爍感小,但必須和你的視頻源和播放設備保持一致——雖然可以轉換,但轉換的同時也會帶來質量的損失!
Stream Type流類型:MPEG2 Video+Wave file視頻和音頻各為獨立的文件,有時候是必須的做法,比如刻成DVD盤;MPEG2 Program Stream就是生成一個含有視頻和音頻流的單個文件
*Video-Basic視頻部分基本參數:
Width/Height分辨率,這是標準的,DVD720*576(PAL)/720*480(NTSC);SVCD480*576/480*480;VCD352*288/352*240,非標準的分辨率很有可能在多數的播放設備尚無法正常播放
Frame Rate(fps)幀速率,這也是標準的,PAL 25/NTSC 29.97
Interlacing隔行:Non-Interlaced逐行
Upper/Even Field First高場/偶場先
Lower/Odd Field First低場/奇場先,DV必須選這個!
Aspect Ratio屏幕寬高比:4:3還是16:9,影響的不是分辨率,而是像素點的形狀
Speed/Quality Mode速度/質量選擇:如果是試驗(隻在乎時間),就選High-Speed高速,質量最差;Highest Quality最高質量,其實也不是最高質量;Mastering-Quality決定性質量(不知道怎麼翻譯才好)這才是最高質量,當然速度也最慢,但也不會像程序所說的需要10~20倍的時間,根據經驗,速度大概是Highest Quality的1/2~1/3,推薦!
CBR/VBR Type恒定速率/可變速率:2pass VBR:2次處理可變速率,首先對視頻流進行通盤分析,然後決定碼率的分配,綜合質量/性能最好,但所需的時間增加一倍,推薦!
Video Bitrate/Max Bitrate平均/最高碼率,以kbps為單位,VCD固定為1150,SVCD標準最高為2600,同時要注意視頻+音頻最高碼率的限製(一說2800,但我試驗的結果是2760);DVD標準最高9800,最低取決於你對質量的要求,一般不能低於4000。推薦4000~8000 2pass-vbr!
當然,有些影碟機允許比標準高得多的碼率,你可以試一下,總的原則就是在容量和影碟機允許的前提下,碼率越高越好!
*Video-Advanced視頻高級選項,這兒的改動最容易引起兼容性問題,一定要弄明白、多試驗!一般情況下還是使用默認設置。
Use Closed GOP使用封閉的GOP:封閉的GOP是指P幀和B幀隻能基於同一個組內的I幀,帶來的好處是在播放時前進和後退的最大延遲不超過一個GOP,對於直接編輯MPEG2文件比較有意義,但同樣碼率下會帶來質量上的降低(或者說編碼效率上的損失),最好用默認——不使用!
Number of Frames in a GOP一個GOP內的最大幀數,DVD Video的標準限製為36,除非你肯定你的影碟機支持不同的數字,否則就使用默認的15。
Distance Between I/P Frame:I/P幀間隔,默認的自動Automatic最好(除非你肯定知道哪個更好)
Use Sequence Header Interval every GOP,DVD標準要求,改不了
Picture Structure畫麵結構,允許編碼器在處理隔行視頻源時進行優化,有些影碟機不支持含有fielded picture(不要和上麵的場序的問題弄混了)。如果你的影碟機支持,最好的選擇是Automatic Selection自動選擇。
DC Precision DC精度:進行DCT離散餘弦變換時係數的bit數,在複雜的場景中,提高該項值有助於改善畫麵質量。
*Audio-Basic音頻基本設置
*Audio-Advanced音頻高級設置
像對於視頻來說,音頻部分就簡單多了,無非是采樣速率Sample Rage,編碼速率Audio Bitrate等,大家都比較熟悉,沒啥可說的;值得一提的是,DV在拍始中錄音的采樣頻率是48kHz/32kHz,而SVCD標準中聲音的采樣頻率為44.1kHz,這兒存在一個采樣速率轉換的問題,CP沒有提供可選項,但小日本和PR中有可選項但默認的設置是高度度低質量,出來的聲音會存在一些問題!
再說說這兒的Emphasis加重,我們知道,很多錄音設備在錄製的時候采用了預加重(pre-emphasis)處理,回放的時候就要求進行去加重(de-emphasis),如果是這樣的音源,你這兒就應該選擇相應模式。
*Multiples複合
大家知道,視頻、音頻、字幕等都是一個個獨立的數據流,當他們存在於一個文件的時候,就存在複合的問題,用默認的選型就可以了。
下麵再說說源數據的有關設置
CP可以正確的識別大部分源數據的格式選項,我在使用過程中隻發現一個例外,就是MPEG文件的場序(Interlacing)問題,CP會按照逐行模式(Non-Interlaced)來處理!所以我們在重新壓縮MPEG文件時,一定要對這項設置進行調整,否則。。。結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就不用我再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