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購買刻錄機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罕見”了,尤其是在目前DVD-ROM難以形成氣候的情況下,網上下載rvmb同樣可以達到收看DVD大片的效果。可是很多大片,我們都舍不得從電腦中,確切點應該是硬盤中刪除,想保留日後重溫,這樣對硬盤提出了新的挑戰。
大家知道,現在的硬盤容量越來越大,一個月前剛買的20G硬盤,可能一個月後同樣的價錢就能買到30G甚至更大的了,而且對於我們這些對容量需求永無止境的玩家來說,再大的硬盤也有告罄的一天呀!MP3,大量從網上下載的軟件和硬盤版遊戲,從別人那裏拷來的VCD甚至DVD,都占據了我們硬盤的大量空間。可是用我們7200轉,2M緩存的硬盤來放這些東西是不是有些浪費呢?況且容量也有限。
這時我們就非常需要一台刻錄機了,有了它就等於有了一個無限大的硬盤,你盡可以把剛才提到的那些東西統統備份到CD-R上,節省下自己的硬盤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當然,以上隻是刻錄機應用的最簡單的一個方麵,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它來製作個人VCD(當然,這還需要其他設備的配合),自己的CD歌曲精選集,個人軟件收藏集,精品遊戲合集等等。如果你是一個圖形專業工作者或者有著類似的職業,那麼刻錄機與其他存取設備如Zip驅動器等相比,大容量,備份速度快,其他電腦讀取方便等優勢就非常有意義了。
既然刻錄機那麼必要,那我們選購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首先我們需要對刻錄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了解,這裏先為大家解釋幾個名詞:
CD-R(CD-Recordable)光盤,這是一種一次寫,多次讀的光盤,主要有12CM(650MB)碟和8CM(185MB)碟兩種,價格便宜,通常有綠,藍,金盤之分,主要差別在數據保存的時間上,價格在3元到10元不等;
CD-RW(CD-ReWritable)光盤,這就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可擦寫光盤,價格較高,通常在30元以上。而刻錄機就是指可以對這兩種光盤進行擦/寫操作的光盤驅動器,其重要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刻錄速度
刻錄速度:這就是大家通常提到的諸如4424,8432等數字表示的意義。開頭的一個或兩個數字通常代表刻錄機寫CD-R的速度,之後的數字通常為4,代表寫CD-RW的速度,最後的24,32或40則代表讀CD-ROM時的速度。以使用最廣泛的4432或4424型刻錄機為例,刻滿一張650MB的盤大約需要20分鍾左右的時間(650MB/600KB/s=1100s≈19分鍾),相應的大家也可以算出6倍速,8倍速刻錄機的刻寫速度。這裏需要再提一下,就是關於寫CD-RW的速度,這項指標目前多數刻錄機均為4倍速,隻有極少數新產品可以達到更高的速度,但是價格也相應提高,而且大家通常更加關注刻寫CD-R的速度,所以不必過於在意這個指標。
緩存大小
緩存大小:也許你在選光驅時不會過多在意緩存大小,但在選擇刻錄機時緩存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了。這是與刻錄機的工作原理息息相關的,因為所有寫入CD-R或CD-RW的資料都要經過緩存,當緩存中的數據不能滿足寫入需求時(即緩存區為空時,發生Buffers Underrun),刻盤也就失敗了。舉個例子,在使用Adaptec Easy CD Creator刻盤時會有一項顯示當前緩衝區內數據所占的百分比,當它為零時也就意味著你的這張盤“完蛋”了。目前大多數4速寫或6速寫型刻錄機緩存為2MB,8速以上機種通常為4MB,如果低於這個標準您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該選擇其他的產品了,原因很簡單,比如在使用4速刻寫時,2MB緩存僅夠3秒鍾時間(2048KB/600KB/s=3.4s),如果其間還沒有數據補充上來的話,刻盤就失敗了,所以大容量緩存十分重要。
接口形式
以前由於電腦機能和其他方麵的限製,刻錄機一直以SCSI接口為主,IDE接口的刻錄機通常被認為是廉價和低性能的象征。而現在情況則不同了,普通個人電腦的性能早已經今非昔比,所以大多數新款刻錄機都已經采用了IDE接口,內置型。IDE接口的刻錄機安裝,使用方便,兼容性好,而且現在大家已經不必擔心IDE接口刻錄機的速度和穩定性等問題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它已經變得十分成熟。所以說如無特殊要求,IDE接口內置刻錄機是您的最佳選擇。而SCSI接口刻錄機的市場近期顯然受到不少前者的影響,但仍有著自己一定的用戶群。一方麵SCSI刻錄機工作快速,穩定,另一方麵其CPU占用率較小,不易受其他程序影響,所以對於高端專業用戶來說,選擇SCSI接口的刻錄機是理所當然的。但其價格高昂而且需要另配SCSI卡,安裝麻煩,所以不適合一般家庭或辦公室使用。另外,在市場上我們還可以見到一些並口和USB接口的外置式刻錄機,前者速度慢,雖價格便宜但已屬淘汰之列,而後者則是最近一種新興的刻錄機種類,使用快速和簡便的USB接口,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高(比如目前的ACER 4406EU大概要2000多,比許多名牌IDE接口8速刻錄機還貴),所以USB接口刻錄機比較適合那些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攜帶便捷,兼容性好,使用方便靈活。最後,還不得不提一下未來很有發展前途的IEEE1394接口(俗稱“火線”),這是一種類似於USB接口但速度快得多的計算機設備接口,目前已經有廠家推出了采用此種接口的DVD-RAM,但是否會大量出現1394接口的CD-RW推出還難以定論,因為目前的IDE界麵已經能夠滿足很高速度的CD-R或CD-RW刻寫需要了。
附件
除了以上比較重要的三點以外,各位在選購時還需注意一下包裝盒內是否有附贈的刻錄軟件光盤,CD-RW(廠家通常會附贈1到3張CD-RW不等),說明書,產品質量保證書,以及數據線,固定螺絲等,如果是外置刻錄機,則還要看一下是否有相應的數據線和電源線等。這裏再順便向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十分流行的兩款刻錄軟件(目前大多數廠商都選擇這兩個軟件作為隨機的副增刻錄軟件):Adaptec的Easy CD Creator和DirectCD,它們可以滿足用戶90%以上的刻錄需求,中文引導界麵也能幫助用戶解決大多數刻錄時遇到的問題。這兩款軟件使用上各有特色。Easy CD Creator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界麵和豐富的在線幫助,可以刻錄數據,音頻,混合,CD-Extra,可引導等多種CD(可惜沒有VCD),其中CD指南比較有趣,那個小不點兒非常可愛,他可以教你完成刻錄CD的整個過程,在這種模式下,一張CD-R一次刻錄完成,所以用戶要準備好足夠的數據,以免浪費空間,使用4倍速刻錄機刻滿一張盤通常需要20分鍾左右時間(600KB/秒,不包括之前做測試的時間)。而另一個軟件Dierct CD,則可以讓你像使用硬盤一樣來使用CD-R/CD-RW,當然隻有在用CD-RW時才可以完成“擦”的操作,使用時它會駐留在任務欄,當你放入一張CD-R或CD-RW碟片時它會進行自動偵測,格式化之後你就可以隨意往上麵拷貝或是刪除文件了,當你的光盤已經刻好之後,必須要選擇把它轉為ISO9660格式才可以(僅限於使用CD-R時),這是規定CD-ROM中數據排列(邏輯格式)的國際標準,隻有這樣你的CD才能被其他機器讀取,而之前刻錄時用的則是一種叫做UDF(Universal Disk Format)的格式,就是它可以把CD-R驅動器作為計算機係統的邏輯設備使用,可惜的是這樣一來並不能被其他大多數光驅讀取,另外使用Direct CD刻錄的CD-R若不滿的話下次還可以繼續添加內容。顯然Direct CD較前者更加方便和靈活,隻是它在以ISO 9660格式關閉光盤時,在光盤第一片段中要占有22MB空間,在每一追加片段中還要占有13MB空間,這樣一來無形之中一張光盤的容量就被縮小了。如果還需要刻VCD,或者MP3直接轉刻CD等特殊功能,大家也可以到網上去尋找相對應的共享軟件。
其他
以上和大家談了許多關於刻錄機自身的選購原則,下麵再說說選購時應注意的刻錄機以外的一些事項。
首先當然是售後服務了,與普通光驅相比刻錄機要貴得多,也嬌氣得多,所以一旦它出了什麼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到哪裏去換或去修吧。從這方麵考慮,選擇在國內有良好信譽和售後服務的廠家的產品比買一台名牌刻錄機更為重要。比如在國內出貨量很大的惠普(HP)和明基(ACER),質量可靠,售後完善,網站技術支持也做得很好。尤其是後者,近期其產品銷售得十分火爆,目前4速,6速,8速三款刻錄機(4432A,6432A,8432A)售價分別下調到999,1299和1599元,十分有吸引力,也給其他廠商造成不小壓力。
其次,再和大家談談購買策略。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凡是電腦部件就沒有不會降價的,CD-RW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選購之前就應該先確定買了刻錄機之後用它做些什麼,利用率高不高。因為對於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刻錄機來說,刻寫CD-RW的速度都是4倍速,主要差別在於刻寫CD-R的速度上,而價格也隨著速度的提升而增高。由此看來,對我們一般用戶而言,由於刻錄機的使用率通常不高(總沒有CD-ROM高吧),對速度的要求也不很高,所以4倍速,6倍速等IDE接口的內置刻錄機應當是我們選購的重點(20分鍾刻完滿漫一張盤你不會覺得很長吧)。這裏重點推薦ACER的4432A,售價900多元,絕對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刻錄機!
再次還要說一下盤片的問題。現在市場上普通CD-R盤片從3元到10幾元不等,品種繁多,自然也就良莠不齊,所以我的個人意見就是盡量選擇一些質量好的CD-R,雖然隻貴了一兩元甚至幾毛錢,但一方麵保證了刻盤的成功率,另一方麵也保護了刻錄機,何樂而不為呢?以上就是我解決盤片兼容性的“秘方”,大家認為如何?如果你打算刻錄諸如CD或是個人影集之類對盤片要求高或是有保存價值的盤的話,就應該選擇質量最好的金盤,這其中以Kodak等廠家出品的為佳。
最後就是一些零七八碎的東西了,比如是否有數字音頻輸出啦,是否CD播放鍵啦,等等,大家盡可不必過分注意這些,畢竟這些事情可以交給我們的CD-ROM做嘛,而我們要選購的是CD-RW。
以上是我玩電腦6年後,首次玩刻錄機的菲薄心得,希望對朋友們有點點幫助就不枉我在此長篇累吹的初衷了。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