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孫悟空打不過妖怪,所以唐僧就對妖怪們說:〝妖怪姐姐,請不要在每晚黃金時段來騷擾我們。〞
這並非筆者的搞笑。看了國家廣電總局將要求電視台黃金時段播放國產動畫片的報道後,我就有這種感覺。
國產動畫打不過洋動畫,這實在已是一個跨世紀的問題了。最突出的時候是在電視產業化剛興起的20世紀90年代,那時國產動畫大麵積停滯不前,電視台每天隻能重複播放《猴子撈月》、《漁童》等老動畫片,後來洋動畫海嘯般襲來,國產動畫一時被衝得不知去向。世紀之交,中國的動畫產業再次起步,一些如《西遊記》、《哪吒傳奇》、《梁祝》等優秀的國產動畫開始出現。
小小的動畫片吸引全社會的目光,有著深刻的文化心理動因。影視領域是國際文化博弈異常激烈的領域,而動畫產業則直接以下一代的頭腦空間為交戰的戰場,以下一代民族成員的文化心理塑造為博弈內容。和可口可樂一樣,《獅子王》們也經常成為西方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征伐〞的先鋒。
國家文化產業監管部門力圖捍衛民族文化,應對外來文化入侵的初衷和努力值得肯定,但是其應對的策略卻大可商榷。文化的博弈歸根結底要化為實力的交鋒,正麵的短兵相接不可避免。〝妖怪〞張牙舞爪在門口叫陣,〝孫悟空〞隻靠躲閃不出來是不行的。
文化實力的比拚要動真格的,過度的保護隻能圈出虛假繁榮的幻像。中國動畫應該立足民族文化,認真學習洋動畫之長,認真思考每一部洋動畫席卷全球的原因所在。從《花木蘭》中,人們看到了久遠的曆史、幽默和風趣、蕩氣回腸的英雄精神;從《海底總動員》中,人們可以品味到親情和堅持的感人;在《千與千尋》中,人們能夠深思生命的意義和況味……
洋動畫所裹挾的西方文化咆哮襲來,我們當然不能熟視無睹。但過度限製洋動畫的播放甚至指定必須播放國產動畫的時段,這種〝堵〞的方式絕非〝文化治水〞的有效之策,在對洋動畫進行必要的行政管製的同時(主要是屏蔽掉一些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產品),更應著眼於本土動畫產業自身實力的有效壯大。並在硬碰硬的市場角逐中讓它們與洋動畫正麵過招,用〝實戰〞錘煉出真能打〝妖怪〞的〝孫悟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