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年末,各影像產品製造廠商依照慣例接連掀起了新品發布的高潮,許多持幣觀望的消費者在五花八門的新DC產品麵前再次經曆誘惑之旅。更多新品的臨市,應使許多“昨日黃花”類的產品身價回落,然而,當我們身入各影像產品賣場準備“拾便宜”的時候,卻驚疑不已:在一片降價聲中攝影鏡頭竟逆市而動,漲價了!
在各鏡頭品牌集體性質的漲價風潮中,最“囂張”的應是尼康了,其鏡頭陣營中的當家“三劍客”AF-S DX 17-55mm F2.8G IF-ED 、AF-S 28-70mm F2.8D IF-ED 、和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均漲幅明顯。其中,具有VR防抖功能的 70-200mm F2.8G竟然問鼎了17***元的驚人價位,而今年暑期時它的售價隻是11500元左右,其價格指數竟瘋狂飆升了六千多元!
原價13500元的AF-S VR 70 - 200mm f/2.8G IF-ED(小竹炮)已經飆升至17500元
另一個光學鏡頭製造領域的泰鬥級企業佳能,雖然日前因新鏡王EF 24-105mm F4 L IS USM的眩光問題偶遇寒流,但是鏡頭產品也應時而漲,毫不示弱。仔細盤點一番不難發現,像柯美、賓得、奧林巴斯等鏡頭品牌中的主流產品,也呈漲勢。
|
佳能新鏡王EF 24-105mm F4 L IS USM鏡頭也不甘示弱
與漲價相伴隨的,是鏡頭市場的嚴重缺貨,不僅一些當紅型號的鏡頭芳蹤難覓,甚至像標頭這樣的常備產品也需要訂貨了。難道,在影像產業愈發向平民化靠攏的大氣候下,作為單反類DC體係重要配套硬件產品的光學鏡頭竟真的“物以稀為貴”起來了嗎?對此,我們不得不嚐試著探詢一下這些“長槍短炮”們身價飆升的理由。
[page]
單反普及 鏡頭受益
隨著DSLR(數碼單反)產品價格的漸趨合理化,更多原本以高端便攜型DC為初始目標的消費者轉入了單反之門。同時,不少在銀鹽膠片時代就涉足影像創作的弄影者,也開始完成影像創作工具由膠片介質向數字介質的轉化。
在北京,尼康D50單機價格跌倒了4800元
於是,DSLR產品得以逐步占據了更大份額的DC消費市場,由此,亦帶動了光學鏡頭的熱銷,這便使其具備了漲價的初始環境。
新老交替 產能受限
在DSLR消費市場的爭奪中,各路諸侯都在不停歇地推出更多的單反新品,以充實產品陣營,打壓競爭對手。但是,與DSLR機身新品迭出的高效率相比,光學鏡頭的研發與營銷則另有規律,許多經典的主力鏡頭產品更是具備廣泛的兼容性和持久的生命力。所以,往往為了陪襯新推出的DSLR,亦會有不少鏡頭新品作為“綠葉”應運而生,又會有一些實力依舊的老款鏡頭拒不“下崗”,由此鏡頭體係的新老交替尤顯複雜。
對於製造廠商而言,從節約生產力和控製工業成本的立場出發,多數新款鏡頭的製造要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現成的工裝線路來完成,由此舊鏡未去新頭已至,必定使生產能力麵臨挑戰。看來,工業製造環節上為最大程度利用固件資料而造成的“瓶頸”現象,也是鏡頭產品得以暫時“物以稀為貴”的客觀理由。
[page]
利益平衡 東失西拾 單反類DC產品倍受DC大佬們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除機身平台之外它還能在配套光學鏡頭、閃光燈係統、電源附件項目等方麵創造一係列利益增長點。業內所言:“賣十台小DC,不如銷一部DSLR”的由頭,正在於此。但是,近來極近白熱化的競爭態勢,使得廠商們依靠機身平台謀求最大商業利益的局麵愈發嚴峻,於是,相機降價了而配套產品的價格卻漲了。 事實上,鑒於目前階段DC廠商們固有的鏡頭卡口之間缺乏通用性,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既入我門,便身不由己”了。在機身上丟失的利益,被大佬們從鏡頭和其他配套產品上又重新挾取到手中,君不見N家、C家的主打閃光燈也瘋漲了千元以上嗎? 副鏡稀缺 原頭稱霸 攝影鏡頭在膠片影像時代曾經曆了MF(手動對焦)和AF(自動對焦)階段,在影像藝術進入數字時代的同時,鏡頭也麵臨著一個數字化問題。然而,曾經在膠片MF和AF時期縱橫一時的適馬、圖麗、騰龍、威達等獨立鏡頭製造企業,在鏡頭數字化階段卻萎靡不進了,他們要麼是在老舊款型上將就修補,要麼就悄無聲息默默無語。 以表現尚可的適馬為例,目前在影像產品市場上除了在膠片“小黑”(APO 70-200mm F2.8 EX HSM鏡頭)基礎上升級而來的“DG小黑”(APO 70-200mm F2.8 EX DG/HSM 鏡頭)業績不俗外,其他產品均難獲彩頭。而以尼康、佳能、柯美等為代表的原廠鏡頭產品,卻在憑借技術壁壘帶來的先機獨步江湖。在數字化階段,鏡頭卡口開始擔負更加複雜的複合型信息傳遞和功能保障任務,這使得獨立鏡頭製造企業麵臨著更多的源於技術層麵的屏障,這亦加劇了副廠鏡頭產品的萎靡不振。少了副廠鏡頭產品在價格領域的牽製,DC大佬們更多了幾許霸氣,於是在身不由己之間,更多的消費者也更添了幾許無奈。
提及漲價,廠商們總有千般“合情又合理”的“理由”。但是,依大勢而論,攝影鏡頭的漲價亦隻是暫時的小動作而已,若不急需,我們不妨略等片刻。因為,相對於漲價所需的N個“理由”而言,攝影鏡頭價格的合理回落隻需要一個理由就足夠了,這就是:隻要影像市場激烈競爭的格局未變,我們就有權要求DC大佬們表現的再厚道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