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11月24日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正式啟動首次“采集月球樣品任務”,此次嫦娥五號預定的目標是要帶回2公斤左右的月壤。這就是大家所謂的“摘月”和“取土”行動。那麼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的這些土壤有什麼作用及意義呢?下麵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往下看看吧!
回月壤樣品約2千克。那月亮上還有有什麼呢?
我們熟知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月亮上有嫦娥?有吳剛?有玉兔?不不!這些都沒有。因為月亮上很薄很少的大氣層中沒有氧氣存在,所以生命不太可能存在於此(不借助任何設備,PS:除去逆天的外星人)。
月亮上看起來死氣沉沉,沒有任何的生命跡象。感覺非常的孤獨,不過沒有很多大氣層,所以星空看起來一定是相當之美麗。
另外,大家肯定認為,如此荒涼的月麵環境怎麼可能有水?不以為然,的確有水的存在。月麵並不是完全的被太陽光照射,它的極地附近有部分地方一直未被太陽光照射到。尤其是在南極附近的隕石坑低窪地帶一直未被太陽光照射到,足夠低的溫度,是儲存古冰的好地方。由於太陽風帶來的粒子中含有氫元素,與月亮上含有氧元素的作用而產生水。因此永暗的地方,可能存在古老的水冰。
2020年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火箭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嫦娥五號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曆史等科學研究 。
嫦娥五號執行此次任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次任務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麵自動采樣;首次從月麵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裏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為何要取回“月壤”?首先是對目前選定的月球著陸區,進行現場探測采樣,為後期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比如月麵環境、地形,以及月岩等物質的化學與物理性質等數據。其次,月球作為第一個被探測取樣的天體,可以通過月壤的成分分析,並推斷出月球的形成,找尋億萬年前星體運動和作用的記憶,從中探尋太陽係,乃至整個宇宙的奧秘。對人類研究月球成因、演化曆史以及太陽活動等課題都有著重要意義。關於月球的形成,目前大致有四種——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碰撞說。這四種說法,認為月球的形成都和地球有直接關係。分裂說,即“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摘自1898年,喬治·達爾文《太陽係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此觀點在1969年阿波羅12號取回月球岩石樣本,經分析,這些岩石年齡要比地球發現的最古老岩石年齡還要早,此說法當時認為被攻破。
而俘獲說,就是某個小行星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沒有脫離地球,始終圍繞地球旋轉,帶來潮汐變化。同源說,是建立在“太陽星雲”的基礎上提出的: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係中彌漫的星雲物質,幾乎在同一個太陽星雲的區域經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大小不同的天體。這個學說,也因為通過月球岩石樣本的分析,地球與月球的成分差別很大而被反駁。
大碰撞說,這個是目前科學界較為認定的說法。此理論是基於宇宙大爆炸是存在的,然後太陽係形成開始了早期演化。在演化過程中太陽係空間中形成大量“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合並形成一個原始地球。接著有一顆星子與地球碰撞,膨脹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製,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幾乎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一個環,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要論證以上關於“月亮形成”的說法,必須要經過科學數據的支持。正如分裂說、俘獲說,用月球岩石樣本分析得出來的數據;大碰撞說更需要去科學的證明。岩石樣本與“月壤”,其本身組成成分必然不同。任何理論的提出,並不能靠單一的物質成分去佐證。即使在人類有了數次的“摘月”,並帶回月壤樣本,可能限於一些因素,近幾十年,科學界並未取得實質的研究論證成果。我國嫦娥五號“摘月取土”計劃實施並成功,必將使人類認識宇宙、探索宇宙奧秘的步伐向前推進。
嫦娥五號(Chang'e 5),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麵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2020年11月24日,中國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並將其送入預定軌道 。11月24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11月28日,嫦娥五號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11月29日,嫦娥五號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嫦娥五號合體分離 。12月1日,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麵預選著陸區著陸 。
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采樣及封裝 。12月2日,嫦娥五號完成月麵自動采樣封裝 。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中 。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12月8日,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離軌降落在預定落點 。12月12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12月16日,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12月17日淩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
嫦娥五號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國航天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中國首次無月球人采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曆史等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