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兩天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向人提到過,被斥之為癡心妄想 ,差點放棄!
如下圖,我們要做的就是上麵半透明的一層(大且複雜的一個水印)去掉,還原底圖的原貌。(注:下麵圖層的運算實際上是RGB值的運算)
這好比我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需要返回,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沿原路走回去。先看看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不透明度混合原理:覆蓋圖層以X%的不透明度和底圖混合,得到的混合圖等於覆蓋圖層乘以X%再加上底圖乘以(1-X%)。
如何走回去就不言自明:底圖等於混合圖減去覆蓋層乘x%之後再除以(1-X%),但是我們隻能找到覆蓋層的原圖,並且不知道它是以多大的不透明度混合的怎麼辦?不要緊,我們後麵會把不透明度找出來。
把覆蓋層的原圖拖過來(圖層1),和圖上的水印完全對齊,放到下麵去,把上麵圖層(圖層0)的混合模式設為差值。
好恐怖,少點什麼吧!對了,不透明度的影響還沒加上去,還得把圖層1乘以個X%。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色階的輸出色階或者色相飽和度裏麵的明度(如果你熟悉顏色理論和這兩個調整工具的話,應該知道為什麼),把輸出色階右邊的滑塊慢慢向左移動,水印在慢慢變淡,直到消失,停!就是這裏166,這下知道了,原來不透明度x%就是166/255即65%!
現在好辦了!隻要把水印部分除以(1-65%)就可以恢複原貌,最上麵再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不過換成輸入色階了,既然我們知道不透明度,右邊數值就可以直接輸入255*(1-65%)=89。
大功告成,剩下一點印子就是圖章的事了。
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什麼:
⒈逆向思維,與我調軍色的帖子一樣,但是這個更準確!
⒉不透明度的混合原理,這個好象很少人提及。
⒊圖層混合模式的靈活運用。
⒋色階的深度認識(如果你用心思考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