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資源網

文章頻道 軟件下載 安卓下載 蘋果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中心綜合應用音頻處理 → SoundForge教程(五)選設音頻格式

SoundForge教程(五)選設音頻格式

時間:2005-11-27 14:26:20人氣:340作者:網友整理
音頻剪輯格式工廠v3.5.0
音頻剪輯格式工廠v3.5.0 for Android
  • 類型:安卓輔助工具大小:55.16M語言:簡體中文 評分:4.5
  • 音頻剪輯格式工廠app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音頻剪輯處理工具軟件,音頻剪輯格式工廠為用...
立即下載
音頻剪輯大師免費版v47
  • 類型:安卓趣味娛樂大小:45.59M語言:簡體中文 評分:4.8
  • 音頻剪輯大師免費版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音頻編輯工具,專為音樂愛好者、音頻編輯師和多媒...
立即下載
智能音頻提取器2024v1.10.1
智能音頻提取器2024v1.10.1 for Android
  • 類型:安卓圖像處理大小:23.30M語言:簡體中文 評分:3.1
  • 智能音頻提取器2024是一款專業的音頻處理軟件,主要用於提取、編輯和轉換音頻文件...
立即下載
為了滿足不同的目的和需要,目前數字音頻領域的音頻格式非常多。為什麼不采用一種“通用”的音頻格式呢?就象MIDI標準一樣,製定一個“GM”標準? 其實這不能說廠商的不是,因為不同的音頻用途,它們對音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是出於對成本的考慮,有時候又是受條件限製。比如在網絡實時傳送音頻。如果要質量高勢必導致音頻文件尺寸大幅度增加,傳送速度會變得非常慢。哪怕是MP3格式,每分鍾需要1MB左右的容量才可保證與CD音質接近,如果你進入某個網頁時,對方設置的是一段MP3這樣的音軌來歡迎你,你的36K小貓不會嚇暈,你自己不得暈過去?

作為一個音頻編輯者,無論你是業餘時間玩玩而已還是替人做“音頻槍手”,首先問題就是確定音頻格式,也就是說,你必須明確知道做這段音頻的目的!如果是做唱片或小樣,當然你可以過足癮,甚至還嫌44.1khz/16bit不夠(嘿嘿,做DVD的活兒可別忘了我);但如果做遊戲音效或是普通網頁的音效(我已經看到這頭大了),首先考慮的就是什麼樣的音頻格式是最低限度保證音質的;有些客戶會向你提出些特殊要求,比如不能采用.WAV和.AIF這樣的格式,或許他們已經有自己的音頻格式標準,那麼你必須確認自己是否有相應的軟件來製作、轉換,如果沒有,你隻能再去和客戶商量,要麼改音頻格式,要麼他們提供轉換工具。當然,這種情況目前國內一般是不會遇到的,我們的多媒體領域離這種層次還有段距離。但是作為一個職業槍手,這個問題你必須在下手前完全考慮好的。無論音頻的格式有多少種,所有目的都是一樣的: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音質!記得有一次和ProTime多媒體公司合作NEC的寬帶網網頁項目,NEC公司要求所有的內容還要能在一些大型展示會上使用,為了體現NEC電腦係統的優越,我毫不猶豫采用44.1kHZ/16bit/立體聲的音頻標準,但最後為了其中一段音效的感覺與那段非常“後工業”的視頻做配合,我們需要有些類似電流的噪聲夾雜在這小段音效裏,我采用了一個非常時髦的辦法:把這段音效切割出來,單獨轉換成11.025/4bit的,然後調節音色亮度、音量與其他段落達到平衡,1、2分鍾就搞定,這樣一來一般人是很難察覺其中音頻格式變化的,因為它時間很短,當然,如果這段音效時間長的話,我就不得不用些效果插件來處理了,甚至還得單獨製作一段隻有噪聲的音頻段貼在相應位置同時播放。

這一節就向你介紹如何在Sound Forge裏對付不同的音頻格式:

改變音頻格式

音頻文件的16bit/8bit轉換

音頻文件的轉換

深度介紹.WAV

一、改變音頻格式

前麵已經介紹過,當你新創建一個音頻顯示窗口或者打開一個音頻的時候,在Sound Forge的右下方(如圖所示位置)會顯示出當前這個出於激活狀態的波形之格式,包括采樣率(sample rate)、采樣深度(sample size)、軌道數(單聲道/立體聲),再往右,你還可以看到當前這段波形的時間長度和硬盤富餘空間。

除了硬盤富餘空間,其他幾項都可以在各自的小框內點擊鼠標右鍵,然後選取不同的參數。例如,一段波形本來是44,100Hz的,你可直接選成11,025Hz,但是這樣一來播放的音高(pitch)會降低;而改變其他選項則不會影響音高。如果希望改變采樣率卻又要維持原有音高,可以到Process菜單下使用Resample(再采樣)工具做轉換。你也可以使用一些象Waves公司的Wave Convert Pro這樣的專門工具來做,轉換質量將更好,因為不同采樣率、采樣深度的轉換會產生音頻損失和“量化噪聲”,采用專門的工具可以在轉換過程中做適當的補償(無非是讓聽者難以察覺而已,其實波形本身仍舊存在這些缺陷),Sound Forge目前在這方麵並不擅長。

[有關量化噪聲問題,請參看附錄六]

如果在采樣率、采樣深度和軌道數方塊上雙擊,則會彈出音頻屬性(Properties)對話框(如圖),你也可以在該對話框內對音頻進行設置。

1. 單聲道與立體聲的互相轉換 最簡單的,可以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右擊鼠標,然後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讓你做些選擇,但對話框的選項內容少有不同。

如果是要把單聲道波形轉成立體聲:

Left Channel
左聲道。把單聲道音軌上的所有波形都拷貝入立體聲音軌的左聲道,而它的右聲道為全部靜音。
Right Channel
右聲道。把單聲道音軌上的所有波形都拷貝入立體聲音軌的右聲道,而它的左聲道為全部靜音。
Both Channel
雙聲道。把單聲道音軌上的所有波形分別拷貝入立體聲音軌的左、右聲道。

如果是要把立體聲波形轉成單聲道:

Left Channel
左聲道。將得到的單聲道波形隻是立體聲音軌的左聲道。

Right Channel 右聲道。將得到的單聲道波形隻是立體聲音軌的右聲道。
Mix Channel
合並聲道。將得到的單聲道波形是立體聲左、右聲道的混合產物。

2. 除此以外

Sound Forge另有一套更為完整和有力的聲道轉換工具。在Process菜單下,選擇並打開Channel Converter(聲道轉換器)。這套工具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對左、右聲道的電平分別進行獨立的調整,或者在聲道混合時對左、右聲道的“比重”進行控製。特別是對於單聲道轉立體聲,在沒有特殊工具或插件的情況下,這套轉換器是非常易用而有效的。因為立體聲音軌的左右聲道波形完全一樣的話,與真正聽覺意義上的立體聲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其實一條立體聲音軌的左右聲道頻率配比是不太一樣的,它們之間的差別是通過長期試驗認證得到的,這種試驗是完全基於大量接受試驗的人對聲音的感覺而得出的,這種試驗目前還在世界各地的一些聲學試驗室內不斷進行著,已經成為一種學科---心理聲學。心理聲學的目的是,研究人耳的聽覺、聆聽時的心理狀態和物理聲音狀態的聲音三者間的關係。可以說數字音頻是建立在心理聲學基礎上的,沒有心理聲學理論的建立,數字音頻工業今天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不過有一點可以想到,那就是: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心理聲學的成果可以為音響工業帶來充足的設計依據: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製造高質量的音響產品。其實人的耳朵是非常容易受“欺騙”的,甚至人耳的辨別能力遠遠低於他的鼻子!而數字音頻的最大優點卻是:對它來說,沒有客觀存在的聲音,聲音就如橡皮泥一樣被可以製造者“蹂躪”,你可以無中生有,你可以虛蓋彌障,你可以瞞天過海,你可以為所欲為。在數字音頻領域,不怕造不出聲音,就怕 沒有想象力!

另外,在套轉換器內提供了許多預設選項, 如果你對工具上的術語不熟悉,可以直接到這些預設選項內選擇。通常,Sound Forge的預設選項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如果沒有特殊要求,隻要你選擇沒錯,那麼它的預設狀態就是最佳設置。這也是我個人熱衷使用Sound Forge的原因,這樣可以免去許許多多不必要的麻煩。有人替你先做好了一些事,幹嘛不用?剛開始我也覺得害臊,不好意思用大量的預設,覺得忒沒麵子:我的能力還沒Sound Forge好?現在我徹底墮落了,最好網上有人熱心為他人著想公布一些預設,我好拿來拷如硬盤就用。

--------------------------------------------------------------------------------

二、音頻文件的16bit/8bit轉換

16bit轉成8bit時(或更低)最大問題就是會隨之產生一些噪聲,有時甚至是失真。這些噪聲我們稱作“量化噪聲”。這在數字音頻方麵目前還是不可能避免的,除非你隻用16bit以上的音頻,那麼你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對勁。我們目前能做的僅僅是通過一些工具或處理技巧,把這些量化噪聲的強度降至最低(其實就是想辦法不讓人察覺),如果手法得當還是非常有效的。

依Sound Forge提供的辦法,在轉換完成後,你可以把波形的靜音部分與有內容的部分先隔開,然後提供Effect菜單下的Noise Gate(噪聲門),盡可能把靜音部分內不必要的波形電平降低到靜音,然後適當加大有內容部分的波形動態(用Effect菜單的Dynamic/Graphic圖形動態效果器,選擇2:1比例檔)。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盡可能加大有用波形的音量和動態、衰減不必要的波形電平。對於普通的音頻製作Sound Forge這一手法比較有效,但是從高采樣率至低采樣率的時候,高頻損失是最大的,結果就是:得到的8bit音色偏暗、音量降低。對於音量,Sound Forge上麵的辦法非常容易補償回來的,音色亮度上,這一手法就不怎麼靈了!接下去,不得不麻煩您老打開Effects菜單下的EQ(均衡器)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如果轉換後的8bit音質、音量與16bit時越接近,當然轉換過程也就越成功。盡管如此,做這麼個轉換畢竟牽涉到好幾個工具,需要不少的經驗才可,而且不一定結果一次就能完成,所以有條件的話我個人還是建議你去用Waves公司的Wave Convert或Wave Convert Pro,專門用於做這樣的轉換工作。因為采樣率的改變通常對音色的影響會比改變采樣深度更大!!如果平時這類需要轉換的情況不多,當然也不必配備Wave Convert。

提示: 一般來說,采樣率和采樣深度的轉換應該是在音頻編輯的最後一步,在沒有正式確認完成編輯之前,沒有必要急吼吼地先轉換、然後一邊聽著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噪聲、一邊製作,製作過程也是享受,何必虧待自己呢?完全可以扔到最後做!還有,有些聲音在轉換後與轉換前的區別不大,而有些則會非常明顯,這是由於轉換過程中的量化信號損失對某些頻段影響較強,而有些頻段則非常小,通常如果聲音的頻段、動態如果比較均勻的,那麼轉換後的區別相對要小一些。 音頻的降噪問題是大多數製作者最為頭痛的,使用軟件製作音頻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途徑去降噪,Sound Forge本身就提供了許多以應付不同這類的噪聲。當然,這僅僅是可以為你節約不少的錢去買高檔硬件。最好,還是花些時間研究一些音頻理論,或者注意總結 經驗,有空時做些自我訓練:隨便錄些東西,然後看看那種降噪辦法是最簡單有效的、對付什麼樣的噪聲應該用什麼樣的措施,別臨時抱佛腳。


--------------------------------------------------------------------------------

三、音頻文件的轉換

上麵說到在音頻製作時經常會須要不同格式的音頻文件,以滿足不同的目的。.WAV是PC上最典型的一種格式,就算如此,它也有一些細的格式種類,如,8bit單聲道、16bit立體聲,甚至還有ADPCM這樣的音頻協議格式。.RAW這種格式我們一般不常遇到,但誰知道哪天有人就要求交這樣格式音頻文件?又比如說.VOC,也是PC上的標準音頻格式之一。而在蘋果機上的.AIF地位與PC的.WAV一樣,還有Amiga 的.SVX格式,雖說平時你不一定會常用到,但作為向朋友、客戶宣傳(也可以說是吹噓,對嗎?)也是一種資本嘛!

立體聲/單聲道的轉換、8/16bit的轉換、采樣率、采樣深度,這些前麵介紹過了,接下來就介紹不同音頻格式的的轉換。在Sound Forge裏,你必須用File菜單下的Save As才可做音頻格式的轉換。在Save As對話框內可以選擇不同的音頻格式。Sound Forge支持目前最常用的一些音頻格式,確切說隻要不是個別廠商自定義的音頻格式,在Sound Forge的Save As對話框內都可以找到。甚至Digidesign的SoundDesign2(.SD2)音頻軟件格式也有。一般來說,音頻格式的轉換不會影響音質,因為它僅僅是改變音頻文件內部編碼的結構,但這肯定不是絕對的!有些音頻格式的編碼會大大削弱音質,而且這不是由你或者由我來決定的,而是由其相應的音頻技術協議來決定的!製定不同音頻技術協議,其目的首先是為工業、商業運作服務,就好比:電話語音是沒有必要采用CD音質的,何必以CD工業標準來生產電話機呢?大家都對國內的網絡通訊速度深有感促,鑒於這樣的速度,如果要把一首CD音質的歌下載(每分鍾的CD立體聲有10MB左右),那你還是先把這個月的通訊帳單準備好!換成MP3格式可好的多多多了:接近CD立體聲音質的每分鍾隻要1MB左右,而且很多人根本辨別不出MP3和CD的音質差異。

前幾天和UBI Soft的音頻工作室Manager談起“IMA ADPCM”,這種格式隻有44.1kHz/4bit/立體聲一種標準,其音質和44.1kHz/16bit/立體聲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但你知道4bit的音頻文件比16bit音頻文件要小4許多倍,經過比較,它的文件尺寸和128bps/44.1kHz/16bit立體聲的MP3大了一點點,但音質損失明顯要比MP3小!Sound Forge支持這種格式的轉換。但我非常奇怪為什麼這個優良品種為何極少用到。原來,這是一種比較老的多媒體音頻技術協議,“IMA”就是“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Audio”,它的“4bit”不是說它的采樣深度是4bit,而是編碼格式采用的是4bit(現在的Windows已經是32bit了!),所以在Sound Foreg裏打開這樣的音頻文件,Sound Forge仍舊顯示的是44.1kHz/16bit/立體聲,隻是因為4bit編碼,所以慘遭淘汰,隻有一些小的遊戲公司、多媒體製作商還在利用這種技術原理做產品的音頻部分。嘿嘿嘿,音頻格式裏的花樣看來比萬花筒還多,用的時候可得留心嘍!

Save As對話框的外觀如圖所示,選擇音頻格式的時候首先在Save As Type那一項裏選擇音頻文件後綴,然後到Format(格式)欄內選擇音頻技術協議和格式,接著再到Attribute(品質)欄內選擇采樣率、采樣深度、單聲道/立體聲等等影響音質的要素。就象我剛才提到的,有些音頻格式選擇後,音頻品質或格式是不容你有所選擇的,對於這一點,除了要多熟悉一些音頻格式以外,你也不能做什麼了,除非您老大大的厲害,自己創建一種音頻格式。不過,Sound Forge也會對不同的音頻文件後綴做出反應,它給出的選項就是你唯一的選擇,因為這些東西也不是Sonic Foundry說了算的(隻有一種.SFR是Sound Foundry自己的特殊格式),沒轍!

PC上最常用的微軟的.WAV後綴音頻文件。音頻格式(format)呢,最常用到的是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格式,這是一種完全未經壓縮 的音頻格式,也是PC的標準音頻格式。(上麵提到的MP3是典型的、經過壓縮的音頻格式。)


--------------------------------------------------------------------------------

四、 深度介紹.WAV

作為Windows上最常用的標準音頻文件格式,.WAV允許在它的每個音頻文件內部編碼裏嵌入30個左右的文字,內容包括:最終創建該文件 的日期、版權擁有方、關鍵提示等音頻數據以外的必要訊息。如果你的Windows裏裝有Ultra Editor這樣的文本編輯器,可以看到這些文字 排列在.WAV文件編碼的首、尾部分。但是通過Sound Forge就可以看到甚至填入這些你認為必要的文字訊息。比如說,你希望把製作過程中使用了哪些工具、哪些效果器、這個.WAV文件是做什麼用的,等等...這些內容做個筆記以備日後查詢,沒有必要另外找個筆記本之類的!Sound Forge可以幫助你直接在這個.WAV文件裏做這些注釋。無論你把這個.WAV文件拷貝給誰,這些訊息都會保留在這個.WAV文件裏!

1. 注釋(Summary)

在Save As的對話框裏,Help下麵有個Summary(注釋)鍵。按它一下,就會彈出一個Summary對話框,就可以看到或者填入必要的文字訊息了,如圖。

如果該音頻文件是.WAV或者.AIF格式,那麼在File菜單下,打開Properties(文件屬性)對話框,也可以打開Summary欄;或者,還可以在這個音頻波形上麵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也可打開Properties(文件屬性對話框),選到Summary那一欄即可。Properties對話框的快捷方式是:Alt + 回車。

在Summary欄的下方,還有個“Picture”鍵,通過它,你還可以給這個文件文件附上一張圖片(.BMP格式)、文件圖標(icon)或是鼠標箭頭 (cursor)類型。哈哈!這個好玩的東西!不過別高興太早,這些附加文字、圖片等訊息也會被算入這個.WAV文件的尺寸內!!!不是萬不得已,別搞出,在一個500kb的.WAV裏附上一張1MB大的圖片,別人一看這.WAV文件---1.5MB才這麼些聲音?那可真的是有意思了!

2. 擴充注釋(Extended Summary)

在Summary欄內,可以看到一個“Extended...”功能鍵,點擊後彈出一對話框,如圖。這裏麵是一長串單子,標有“Empty”的說明該項內容沒有填過;每個單項前有個小方格,方格內有“X”的說明該項內容你需要有效記錄的。

別看裏麵有那麼許多內容,其實有許多並不是給音頻文件使用的,Sound Forge支持.AVI(微軟的標準視頻格式)與聲音同步編輯,所以有些內容是給.AVI用的。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去使用這項功能,它僅僅是幫助你查閱一些有關這個音頻文件的訊息,Sound Forge缺省狀態的注釋選項已經足夠了。比如說,你可以通過Windows 的Find(查找)功能,檢索出所有包含“楊傑”兩個字的.WAV文件。

提示: 音頻文件的編碼數據都包含時間順序,這樣的數據通常稱為“Stream”(數據流)。因為數據象流水一樣有序進行,聲音才可以被“正常” 聽到。所以,音頻文件和其他一些數據文件不太一樣,哪怕文件中有一個byte的數據碼損壞:輕則波形內容被破壞,導致典型的數字壞碼 噪聲,這種噪聲就象看劣質VCD時會聽到那種的短促而尖銳的聲音;重則導致這個音頻文件無法打開!

相關文章

感謝速聯科技、八度網絡、九九數據、億恩科技、群英網絡讚助部分帶寬!

關於本站 | 聯係方式 | 版權聲明 | 下載幫助(?)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02-2020 95262.com 【數碼資源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0128507號-1

本站所有軟件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 ,我們將及時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