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片產業經曆漫長的景氣寒冬,第三季終於見到曙光,中環、錸德紛紛轉虧為盈。但十月份又因為北美市場殺價
競爭而造成旺季不旺。近來雙雄股價持續在10元(新台幣,下同)麵額之上遊走,二線廠商相對氣勢更弱。光盤片產業注定大者恒大之下,雙雄能否率先走出寒冬,
焦點就在雙方高毛利產品的布局。
目前台灣光盤片廠已經主力產品從八倍速轉移到十六倍速,中環目前正是最積極
轉換的廠商。中環表示,目前十六倍速
DVD光盤片出貨已達整體的八成,目前正全力將產能移轉,預計明年第一季就將全數生產十六倍速DVD盤片。據了解,八倍速盤片毛利率約為15%,而十六倍速可達20%,中環積極轉換有助於毛利率提升。
也由於CD-R產品毛利極低,中環將逐漸淡出CD-R市場。中環表示,光盤廠要度過寒冬,一定要將希望係於DVD以及未來更高階產品。目前一些小型廠商因為資金與設備不足,無法走出CD-R市場,將很難捱過大環境考驗。
高倍速光盤外,中環也致力投入高階利基型產品。在
惠普力推的光雕(Lightscribe)產品上,中環取得惠普全球80%以上的盤片
經營權,包含北美地區。目前中環也是中國唯一生產光雕盤片的廠商。光雕就是透過激光可將
圖像直接刻印於光盤片表麵的技術,使用者可因此
製作個人化光盤。中環表示,這類利基型產品量雖然不大,但是產品毛利佳,對於整體營運亦有重要貢獻。由於具光雕功能的刻錄機價格僅多數百元,明年光雕技術也將由單色進一步發展到彩色,中環十分看好消費者以光雕取代手寫的需求。
至於眾所矚目的次世代光盤規格之戰,中環與錸德都表示明年將成為資本支出的重心。但是也由於相對應的數字內容、光驅都還沒有齊備,光盤片業者預估藍光要到2007年才會開始起飛,2008年才會成為主流。中環表示,無論是Blu-ray Disk、HD-DVD、或者工研院開發的FVD等各式規格都已生產樣品,技術上並不是問題。隻是若要進行量產,Blu-ray Disk需要重新添置機器設備,對光盤片廠將是不小負擔,因此目前廠商都傾向等待代工客戶訂單的走向再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