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DSC)廠商11月業績仍是強強滾,率先發布盈利的佳能企業,寫下單月出貨量達60萬台、盈利28億元的兩項曆史新高記錄。而累計前11月DSC的出貨量已達4百萬台,提前達成全年的出貨目標,而12月分的出貨量,預期還有510萬台水平,因此也將大幅推升全年的出貨新高記錄。
![]() | ![]() |
日本DSC品牌廠商受限於成本競爭力不足,除了Canon和Panasonic之外,其餘全麵出現虧損,因此將訂單釋出給台灣代工廠,是1條不得不走的路。近半年來,相繼傳出Sony和Nikon將訂單釋出給普立爾和佳能,而亞光也對外表示已經接到兩家「前5大」和兩家「第6至第10大」廠商的訂單,讓明年台灣DSC代工廠的業績成長空間,備受期待。
佳能現階段的兩大客戶,分別是以超薄機種崛起江湖的日本卡西歐,以及品牌實力堅強的韓國3星。而該公司已經拿下的Nikon訂單,也將從明年第1季開始出貨,明年的全年出貨量預估至少會有6百萬台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Sony再度接洽第2家代工客戶,包括佳能、華晶科和亞光都是接洽對象,而市場日前傳出佳能已經雀屏中選,也讓其想象空間大幅提升。不過,該公司總經理曾明仁(左圖)強調,雙方現階段是有接觸,但是絕對沒有敲定任何的訂單。
佳能在今年初,原本預估全年的DSC出貨量約3百610萬台至3百810萬台,但因為廣東東莞寮步廠完成帶動產能大幅提升,以及對卡西歐和3星的出貨表現優於預估,因此公司也將目標調高到4百萬台。然而以前101月的出貨量就已經達成目標來看,全年將可衝上4百510萬台,比去年增加5成水平。
除了DSC本業表現優異,佳能的轉投資也是吸引法人的另1個焦點。該公司持股45%的精熙,專精於金屬和塑料配件,客戶遍及1線大廠,光是前3季已經貢獻給佳能約0.86元,加上年底將赴香港掛牌,預期還將擁有處分利益挹注;至於應華,則以3C金屬機殼為主,佳能直接持股達49%,另外還有間接持股。法人評估佳能今年的每股稅後純益,可達2.5元水平,明年至少挑戰3.5元。
2010年至今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已嚴重下滑87%,數碼相機市場飽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