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設計要求在借鑒往屆奧運會獎牌、北京奧運會會徽和吉祥物等創作經驗的基礎上,突出 “光榮與夢想”,“更快、更高、更強”主題,使北京奧運會獎牌成為宣傳奧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奧運會理念,展示中國藝術、設計和科技水平的物質載體,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一份獨特遺產。
獎牌設計采取公開征集和定向邀請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北京奧組委通過官方網站(www.beijing2008.com)及新聞媒體公布征集辦法和參賽表格,公開向社會征集,同時還將邀請專業協會推薦的專業設計單位作為定向設計者。兩種辦法征集的作品在評審中享有同等權利。
應征人提交的設計作品須包括如下內容:
(1)一套完整的獎牌設計方案(包括獎牌正麵、背麵圖案、掛帶、包裝盒、證書)。設計方案應進行平麵和三維展示,包含全彩色版和黑白版設計圖稿以及獎牌正麵和背麵浮雕稿的原大效果圖。獎牌直徑不小於60毫米,厚度不小於3毫米。
(2)獎牌正麵設計圖案。使用國際奧委會規定圖案:2004年雅典奧運會獎牌正麵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勝利女神形象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形象以及“XXIX OLYMPIAD BEIJING 2008”的文字。
(3)獎牌背麵設計圖案。設計理念獨特,造型生動,很好地展現奧運會特點和中國特色,與獎牌正麵圖案相協調,符合金屬製品製作工藝的要求。
(4)證書圖案。展現奧運會特點和中國特色。適宜紙製印刷。
(5)掛帶、包裝盒設計。材料得當,結構新穎,工藝簡潔,便於獎牌攜帶、保存和展示,與北京奧組委形象景觀識別係統協調一致。輔助設計(掛帶、包裝盒、證書)的製作成本不高於1000元人民幣。
(6)獎牌、掛帶、包裝盒、證書的創意說明,掛帶、包裝盒的材料說明和工藝說明。
本次征集活動由北京奧組委多元礦物及獎牌讚助商必和必拓公司讚助。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雅典1896年首屆奧運會開始為獲獎運動員頒發獎牌。前幾屆的獎牌圖案沒有統一規定。1928年第9屆奧運會開始,獎牌采用意大利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利的設計:正麵為運動場和勝利女神像,運動場圖案上麵是奧運會屆數、地點和年代字樣;背麵是運動員形象。1972年第20屆奧運會時,國際奧委會對獎牌式樣做出如下規定:獎牌正麵沿用勝利女神像,背麵由當屆奧運會組委會組織設計。
2004年雅典奧運會重新設計了獎牌正麵圖案,背景由古羅馬競技場改為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勝利女神由原來的坐姿改為帶有翅膀的站姿。以後的奧運會獎牌正麵將沿用這一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