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正在飛速發展,但這個時代依然沒有被跨越,那些偉大的科技先鋒還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奠基者,他們的發明和創造已經融入了商業和生活的各個層麵—雖然人們已經對此習以為常、視而不見。即便跟蹤每日的科技新聞,依然不會有多大的機會讀到那些業已陌生的名字:文特·瑟夫、蒂姆·伯納斯·李、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史蒂文·賽尚……但是沒有他們,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完全不同—或者起碼不會有今天這般景象—日常生活中會缺失了鼠標、互聯網和數碼相機,商業公司會因此喪失高速的運轉效率,而普通人將會少了許多低廉而誘人的樂趣。
世界曾經擁有這些偉大的頭腦,並依然擁有他們。蘋果電腦的發明者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並沒有被一堆蘋果絆住腳步,而是繼續他的電子設計探索,離開電腦公司以後,他一直在無線傳輸及定位等領域從事研究,創立了宙斯之輪公司(Wheels of Zeus,簡稱wOz,與其昵稱相同)。Wiki發明者沃德·坎寧安曾就職於微軟公司,領導形式語言的研究,並在兩年前加盟Eclipse公司,去為開源運動貢獻力量。幾個月前,領導發明了TCP/IP協議的文特·瑟夫進入了Google公司,出任首席互聯網顧問一職。技術人永遠是年輕,他們鮮活的創造力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的世界烙上新的印記。
數碼相機發明人
史蒂文·賽尚
1975年10月7日,在美國紐約的柯達影像技術實驗室中,史蒂文·賽尚將一張小孩與狗的黑白照片圖像通過CCD傳感器,在23秒的時間內記錄在磁帶存儲介質中,並顯示在普通電視機大小的屏幕上,從而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的雛形。雖然數碼成像技術並非賽尚本人發明,但他卻在此基礎上成功地設計出了數碼相機。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術改變了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影像產業,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精彩和樂趣。
鼠標發明人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也許“鼠標之父”的名頭太過響亮,很多人都忽略了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在人機交互、網絡通信等計算機領域的其他成就。1968年,在舊金山秋季聯合計算機大會上,他用NLS係統與30英裏外ARC實驗室中的一台電腦連接,當場演示了長達90分鍾的遠程視頻會議。這一曆史性時刻給整個計算機產業帶來巨大的震動,被人喻為“一架UFO降落在美國白宮的草坪上一樣,太讓人驚訝了”,恩格爾巴特一舉成名。
MP3算法發明人
卡爾赫茲·布蘭登伯格
1995年,德國電子學博士卡爾赫茲·布蘭登伯格發明了MP3數字音樂壓縮格式,進而迅速成全了急需突破的互聯網產業。MP3的橫空出世造就了曆史上最火爆的音樂下載網站Napster,整個唱片業也為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數字音樂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之後,蘋果、三星、索尼等公司都設計了自己的數字音樂格式,並利用DRM技術保護數字版權,但互不兼容,所以都不及MP3音樂格式傳播得廣泛。
硬盤之父
艾倫·舒加特
1960年代初期,IBM 2321數據驅動器和雙磁頭硬盤驅動器在艾倫·舒加特手中問世,1967年他又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張軟盤。1980年,他率先在市場上推出了可兼容軟盤驅動器的硬盤驅動器,也就是未來計算機硬盤的最早產品,並將公司名稱改為“Seagate”(希捷)。幾年後,印有希捷商標的SCSI存儲接口硬盤成為產業的標準。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公司CEO查理·哈戈特曾說:“舒加特是硬盤業的教父。”
手機發明人
馬丁·庫珀
現年76歲的馬丁·庫珀是無線通訊技術領域中的又一位奇人。1973年4月,他在摩托羅拉公司無線通訊技術部擔任經理,成功地研製出了全球首部無線電話Motorola Dyna-Tac 8000X。作為第一代無線電話產品,Dyna-Tac 8000X重達2磅,僅能維持半小時左右的通話時間,被人叫做“磚頭”電話。庫珀回憶說:“1973年還沒有無繩電話呢,更別提移動電話了。我在街上試用8000X打了幾個電話,其中一個打給了紐約的電台主持人。”10年後,移動電話才由摩托羅拉引入商用市場,“大哥大”從此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溝通習慣。
蘋果電腦設計師,史蒂夫·沃茲尼亞克
DOS發明人加裏·基爾代爾曾說過:“蘋果公司真正的靈魂人物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他是創造這一切的技術天才。”1970年代,世界上能夠全麵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電子設備和集成線路設計的人寥寥無幾,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就是其中之一。加入了矽穀著名的“自製計算機俱樂部”後,他接觸到了Altair個人計算機、8008芯片等這些尖端的計算機技術,同時也遇到了喬布斯。1976年,他和喬布斯用幾十美元買來了一大堆便宜的老電子元件,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裏,僅用幾天就成功地將Basic語言移植到了6502芯片上,於是一台隻有三四十塊芯片,8K內存的Apple I型電腦問世了。之後他又發明了簡單易用的Apple II電腦,從而讓個人電腦徹底成為了一種大眾消費產品。